[发明专利]一种从红辣椒中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6029.8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潮洪;方樟彩;沈剑;金伟光;钱超;陈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A23L1/27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辣椒 制备 辣椒 红色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食品添加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辣椒中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采取控制适宜条件可获得高提取率、无溶剂残留的色素,但设备投资较高,较难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较大。溶剂提取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提取方法,但多以丙酮和95%(wt%)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所得的辣椒红色素色价偏低,后续分离过程复杂,且提取所得的原料液需经过浓缩,才能进入精制处理过程,浓缩过程能耗较高。
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另一个必要步骤是除辣,常用的除辣方法有柱层析、液-液萃取、超临界CO2萃取和碱液处理法。柱层析操作简单、易实施,但不利于大规模使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对设备要求较高;碱液处理会导致部分色素降解。液-液萃取法具有效率高、生产能力大、可连续生产和操作安全等优点,是工业上精制辣椒红色素较理想的方法。
目前,关于制备过程的溶剂回收只限于提取步骤得到的浸取液浓缩回收溶剂,关于除辣后的溶剂回收处理方法较少,这使后续废溶剂处理等费用较高,且溶剂浪费量大,加大了整个制备工艺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从红辣椒中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工艺。
从红辣椒中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工艺的步骤如下:
1)将市售的红辣椒去皮、去籽处理,并在30~40℃下烘1~2h,粉碎成20~60目颗粒的辣椒粉,在40~60℃下,辣椒粉与正己烷以1:4~8g/mL配比浸取1~3次,过滤,得到含辣椒红色素的正己烷溶液;
2)用辣椒红色素的正己烷溶液与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70%乙醇按1:1萃取,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取有机相浓缩,得到辣椒红色素产品,回收得到上相溶液;取水相浓缩,回收得到下相溶液;
3) 在上相溶液中加入3~5%上相溶液重量的蒸馏水,经混合、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正己烷含量达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以上,水相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70%,循环使用;
4)在下相溶液中加入5~7%下相溶液重量的蒸馏水,经混合、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正己烷含量达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以上,水相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70%,循环使用。
本发明通过提取和萃取过程制备的产品达到国标要求,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溶剂用量较少,后续的溶剂回收过程得到的溶剂可回用于各个制备工序,使整个工艺过程溶剂、工艺水基本回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市售的红辣椒去皮、去籽处理,并在30℃下烘1h,粉碎成20~40目颗粒的辣椒粉,在40℃下,辣椒粉与正己烷以1:4g/mL配比浸取1次,过滤,得到含辣椒红色素的正己烷溶液;
2)用辣椒红色素的正己烷溶液与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乙醇按1:1萃取,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取有机相浓缩,得到辣椒红色素产品(色价79.6),回收得到上相溶液;取水相浓缩,回收得到下相溶液;
3) 在上相溶液中加入3%上相溶液重量的蒸馏水,经混合、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正己烷含量达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以上,水相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循环使用;
4)在下相溶液中加入5%下相溶液重量的蒸馏水,经混合、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正己烷含量达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以上,水相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循环使用。
实施例2
1)将市售的红辣椒去皮、去籽处理,并在40℃下烘2h,粉碎成40~60目颗粒的辣椒粉,在60℃下,辣椒粉与正己烷以1:8g/mL配比浸取3次,过滤,得到含辣椒红色素的正己烷溶液;
2)用辣椒红色素的正己烷溶液与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乙醇按1:1萃取,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取有机相浓缩,得到辣椒红色素产品(色价80.6),回收得到上相溶液;取水相浓缩,回收得到下相溶液;
3) 在上相溶液中加入5%上相溶液重量的蒸馏水,经混合、分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正己烷含量达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以上,水相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6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