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2260.X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1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道夫;梯伸治;太田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B60H1/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瑜;王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冷却系统 控制器 | ||
1.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在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控制电气泵以使得循环冷却液,从而冷却内燃机的气缸盖,所述控制器包括:
温度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温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冷却液的目标温度,在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所述内燃机的抗震能力得到提高;以及
冷却控制模块,用于在由所述温度获得模块获得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超过由所述温度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即使在所述内燃机关闭之后也驱动所述电气泵来冷却所述气缸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温度确定模块即使在所述内燃机关闭之后也继续执行目标温度确定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被应用到配备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二者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在所述内燃机关闭并且车辆速度大于或等于指定值的情况下,即使当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变得小于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时,所述冷却控制模块也继续驱动所述电气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冷却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冷却控制模块,用于在由所述温度获得模块获得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提高冷却液流速,以使得所述冷却液流速变得大于参考流速;以及
第二冷却控制模块,用于在由所述温度获得模块获得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在指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降低所述冷却液流速,以使得所述冷却液流速变得小于所述参考流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通过与环境空气的热交换来冷却所述冷却液的散热器;并且
所述温度确定模块获得环境空气温度,并确定所述目标温度,使得所述目标温度大于所述环境空气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散热器布置在空调器的制冷剂冷凝器的下游,并且
所述温度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使得所述目标温度大于通过将增加温度与所述环境空气温度相加而获得的指定温度,其中,所述增加温度对应于所述制冷剂冷凝器的热辐射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和电气冷却风扇,所述散热器通过与环境空气的热交换来冷却所述冷却液,所述电气冷却风扇向所述散热器引入所述环境空气,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冷却风扇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冷却液的温度超过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即使在所述内燃机关闭之后,也驱动所述电气冷却风扇,其中
在所述电气泵停止时启动所述内燃机的情况下,即使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未超过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所述冷却控制模块也开始驱动所述电气泵,
在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未超过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即使在所述电气冷却风扇停止时启动所述内燃机,所述冷却风扇控制模块也不启动所述电气冷却风扇,而在所述冷却液的温度超过所述冷却液的所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所述冷却风扇控制模块启动所述电气冷却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温度获得模块获得在所述散热器、所述气缸盖的水套、所述水套的出口或所述水套的入口中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温度获得模块获得在所述气缸盖的所述水套或所述水套的所述出口中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10.一种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用于使用内燃机的冷却液来加热空气,其中
所述内燃机包括:第一冷却液出口,经过气缸盖的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流出;以及第二冷却液出口,经过气缸体的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流出,
所述热交换器由第一交换部和第二交换部构成,
所述第一交换部至少从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接收所述冷却液,并且
所述第二交换部从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接收所述冷却液,来自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流入所述第一交换部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22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粒子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粗骨料缓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