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速公路区间的行驶轿车集中运载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1804.2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郭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康电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7 | 分类号: | B60P3/07;B60P3/073;B60P3/077;B60R3/02;E01C1/04;E01F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速公路 区间 行驶 轿车 集中 运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运载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速公路区间的行驶轿车集中运载系统。该系统针对众多需要进行高速公路区间行驶的小轿车、SUV、MPV、皮卡和其他载人小型车辆,通过本发明运载系统采用集中运载方式从高速公路的一端运载到另一端。这种运载系统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燃油,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车主的运行费用。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给公路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高速公路区间运行的车辆不断增加,不仅消耗了大量燃油、增加了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而且给车主增加了运行成本。目前,针对众多需要进行高速公路区间行驶的小轿车、SUV、MPV、皮卡和其他载人小型车辆,没有一种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节省资源、降低运行费用的集中运载措施。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日渐紧张,燃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倡导节能和环保。顺应这一趋势,众多科研人员都把目光集中到汽车本身运行的节能减排上,而没有考虑高速公路区间众多车辆的集中运载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速公路区间的行驶轿车集中运载系统,旨在解决人们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同时也可以节省轿车车主的运行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高速公路区间的行驶轿车集中运载系统,其创新在于:针对高速公路区间行驶的轿车,设置下列运载工具和设施:
运载卡车,该运载卡车用于集中运载轿车,所述运载卡车包括动力驱动装置、底盘、车厢以及电气设备,其中,车厢为一至多节,每节车厢采用单层或双层结构,每层车厢中均设有若干个停放轿车的车位;
上下车斜台,该上下车斜台用于装卸轿车时的上下行车,所述上下车斜台由支承体和行车斜面组成,支承体与行车斜面相连构成地面固定式装载行车斜台,或者地面移动式装载行车斜台,或者车载式装载行车斜台;
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用于装载轿车时的定位固定,所述定位装置由针对每个所述车位设置的车轮定位结构和车顶压紧机构组成,其中,车轮定位结构主要由对应轿车车轮设置的斜墩或挡杆构成,斜墩或挡杆相对车厢地面固定,斜墩的斜面或挡杆的表面贴靠车轮表面,以此阻挡车轮将轿车定位;车顶压紧机构由压板和升降机构组成,升降机构安装在每个所述车位旁的车厢上,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与压板连接,以此压住车顶将轿车固定;
换向车道,该换向车道设在高速公路区间的两端,用于运载卡车在高速公路区间的两端换向调头,所述换向车道采用地下隧道或高架两种车道之一横跨高速公路,并将一侧高速公路的路面与另一侧高速公路的路面连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针对高速公路区间行驶的小轿车、SUV、MPV、皮卡和其他载人小型车辆,设计了一套主要由运载卡车、上下车斜台、定位装置和换向车道组成的集中运载系统。利用该集中运载系统以集体摆渡方式将这些轿车从高速公路区间的一端运载到另一端。这种集中运载系统不仅在高速公路区间创建了一种新的运输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运输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燃油,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车主的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运载卡车示意图;
附图2为轿车通过地面固定式装载行车斜台上车的示意图;
附图3为轿车通过地面固定式装载行车斜台下车的示意图;
附图4为轿车通过地面移动式装载行车斜台上车的示意图;
附图5为轿车通过地面移动式装载行车斜台下车的示意图;
附图6为轿车从双层车厢中下车的示意图;
附图7为轿车从双层车厢中下车的示意图;
附图8为轿车通过伸缩式行车斜台下车的示意图;
附图9为轿车通过折叠式行车斜台下车的示意图;
附图10为轿车通过翻板式行车斜台上车的示意图;
附图11为轿车通过翻板式行车斜台下车的示意图;
附图12为轿车通过定位装置在车厢定位的示意图;
附图13为轿车通过定位装置在车厢定位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运载卡车停靠站台及换向车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康电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新康电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潮型铁路信号电缆
- 下一篇:镶嵌式二维聚焦X射线组合折射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