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跟踪系统及其实现自动跟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09336.0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庄敏;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跟踪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跟踪系统及其实现自动跟踪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跟踪技术是在智能识别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差分计算,自动识别视觉范围内目标的运动方向,并自动控制云台对移动目标进行跟踪目标在进入智能高速球的范围到离开的这段时间内,通过所配置的高清晰自动变焦镜头,使所有动作都被清晰地传送到监控中心。而一旦某个区域发生报警时,其它相关的智能高速球将自动旋转到报警点开始追踪,保证监控图像能够记录目标物体的移动全过程。
而传统的自动跟踪系统是通过对视频信号进行分析,再执行跟踪,这类系统只能对某一个方位或者两个方位进行跟踪,无法做到全方位的跟踪,而且当环境照度很低的时候,视频效果很差,无法进行视频分析,使得这类跟踪系统也失去了跟踪的意义。
因而现有的全方位监控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跟踪系统及其实现自动跟踪的方法,能全方位对人体进行跟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跟踪系统,其包括用于采集视频图像的红外高速球和用于显示跟踪结果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
至少两个探测器,均匀装设在红外高速球的顶部,将红外高速球的图像采集区域分成至少四个探测区域;
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探测器和图像显示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探测器获取的红外线信号,调用相应区域的扫描指令,得出跟踪结果并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显示;其中,当一个探测区域检测有人体的红外线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调用相应区域的扫描指令进行监控录像,当两个探测区域检测有人体的红外线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调用这两个区域的扫描指令进行监控录像,当两个以上的区域同时检测有人体的红外线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最远两个区域及这两个区域之间区域的扫描指令,进行监控录像。
所述的自动跟踪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一放大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与探测器连接,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自动跟踪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二放大电路,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二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五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该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还通过第四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在第四电阻的两端。
所述的自动跟踪系统,其中,所述探测器包括热释电传感器、菲涅尔透镜和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位于热释电传感器和菲涅尔透镜之间,且菲涅尔透镜位于热释电传感器的前方。
所述的自动跟踪系统,其中,探测器为6个,所述探测区域相应为12个。
所述的自动跟踪系统,其中,所述滤光片为能通过波长范围为7-10um的滤光片。
一种采用自动跟踪系统实现自动跟踪的方法,其中,包括:
A、由红外高速球采集其探测区域的视频图像;
B、由探测器感应其探测区域内是否有人体的红外线出现;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A;
C、由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探测器获取的红外线信号,调用相应区域的扫描指令,得出跟踪结果并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显示;其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当一个探测区域检测有人体的红外线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调用相应区域的扫描指令进行监控录像,当两个探测区域检测有人体的红外线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调用这两个区域的扫描指令进行监控录像,当两个以上的区域同时检测有人体的红外线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最远两个区域及这两个区域之间区域的扫描指令,进行监控录像。
所述自动跟踪系统实现自动跟踪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C1、通过第一放大电路将探测器感应的人体红外线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自动跟踪系统实现自动跟踪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1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C2、通过第二放大电路将第一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人体红外线信号再次放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09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