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及交联橡胶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5043.1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本多诚;藤田智行;渡边邦夫;白川大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C08J3/24;C08K5/06;C08K5/14;C08L7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 氟橡胶 组合 橡胶 物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得到低温下的柔软性优良的交联橡胶物品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及由此得到的交联橡胶物品。
背景技术
在对氟橡胶进行交联处理时,已知有在氟橡胶中混合有机过氧化物,进行加热而发生过氧化物交联的方法;及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对氟橡胶照射射线而进行射线交联的方法。此时,为了实现氟橡胶的交联特性及得到的交联橡胶物品的特性的提高,一直以来,将多官能性化合物作为交联助剂掺入。
作为这样的多官能性化合物,一直以来优选使用异氰脲酸三烯丙酯(参照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通过使用异氰脲酸三烯丙酯作为交联助剂,能够提高氟橡胶的交联速度。还有,由于在氟橡胶的交联点间导入了耐热性优良的三嗪环骨架,因此具有能够得到耐热性及机械特性优良的交联橡胶物品的优点。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里川编,《氟树脂手册》,616~622页、577~578页(日刊工业新闻,1990年发行)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1797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氟橡胶、特别是采用四氟乙烯为共聚成分的氟橡胶在低温下的柔软性差,有低温环境下的密封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得到低温下的柔软性优良的交联橡胶物品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及交联橡胶物品。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其特征是,包含氟橡胶和由下式(A)表示的化合物:
(X-)x(Z-)zY ……(A)
X为由下式(X)表示的基团,Z为由下式(Z)表示的基团,Y为全氟饱和烃基或在该基的碳-碳原子间插入有醚性氧原子的(x+z)价的基团,x为3以上的整数,z为0以上的整数,x+z为3以上的整数;
U-(CF2)aO(CF2CF2O)b-……(X)
RFO(CF2CF2O)c-……(Z)
其中,U为具有选自不饱和烃、溴原子及碘原子的1种以上的1价基团,RF为碳数1~20的直链全氟烷基或在该基的碳-碳原子间插入有醚性氧原子的基团,a为0~20的整数,b为1~200的整数,c为3~200的整数。
[2]如[1]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A)表示的化合物为由下式(A1)表示的化合物:
(X-)x1Y ……(A1)
其中,x1为3或4的整数。
[3]如[2]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其中,式(A1)中的x1为3,Y为由下式表示的基团(Y3-1)~(Y3-4)中的任一个:
【化1】
[4]如[1]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A)表示的化合物为由下式(A2)表示的化合物:
【化2】
其中,b1、b2、b3各自独立地为1~20的整数。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A)表示的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500~100000。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A)表示的化合物的质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例(Mw/Mn)为1.0~2.0。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氟橡胶,含有1~50质量份的由上述式(A)表示的化合物。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其中,上述氟橡胶为选自四氟乙烯/丙烯类共聚物、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类共聚物、及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类共聚物的1种以上的共聚物。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还含有有机过氧化物。
[10]一种交联橡胶物品,其特征是,由[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交联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5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