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燃料油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8681.0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2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L1/04 | 分类号: | C10L1/04;C10G3/00;C10G45/62;C10G4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燃料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燃料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防止全球变暖的对策,生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有效利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植物来源的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有效利用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的碳,因此,从生命周期的观点来看,具有不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所谓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性质。另外,从石油资源的枯竭、原油价格高涨的观点来看,作为石油替代能源的生物质燃料是非常有前景的。
这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在运输用燃料的领域中也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如果能使用动植物油来源的燃料作为柴油机燃料,则通过其与柴油机的高能量效率的协同效果,预期可在削减二氧化碳排出量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作为利用动植物油的柴油机燃料,一般已知有脂肪酸甲酯油(根据Fatty Acid Methyl Ester的首字母简称为“FAME”)。FAME通过碱催化剂等的作用使作为动植物油的通用结构的甘油三酯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来制造。该FAME不仅作为柴油机燃料被研究,而且在航空燃料油,所谓的喷气燃料中的利用也被研究。航空器的燃料用量庞大,且受到近年来原油价格高涨的显著影响。在这种形势下,生物质燃料作为具有不仅防止全球变暖的作用而且具有可用作石油代替燃料的作用的重要项目受到关注。目前,多家航空公司试验性地实施了FAME与石油系喷气燃料的混合利用。
然而,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制造FAME的工艺被指出了以下问题:需要处理副产的甘油,另外生成油的洗涤等需要花费成本、能量。
另外,FAME存在低温性能、氧化稳定性上的担忧。尤其,航空燃料在高空飞行时暴露于极低温度,因此,实际情况是,设定非常严格的低温性能规格,而利用FAME时,不得已将其与石油系喷气燃料混合利用,且不得不将其混合量设定为低浓度。另外,关于氧化稳定性,作为航空燃料规格虽然规定添加抗氧化剂,但考虑到作为基材本身的稳定性,与低温性能同样,不得不将其混合比例限定在低浓度。
与此相对,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在氢气、催化剂的存在下,在高温高压下,使这些原料反应而获得烃的制造技术引人注目。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烃与FAME不同,不含氧、不饱和键,具有与石油系烃燃料同等的性状,因此,可以在比FAME更高的浓度下使用。然而,用这些方法获得的烃一般密度低,即使在用于航空燃料的情况下,也存在高浓度混合时的密度降低、与此相随的燃油耗费恶化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46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生命周期特性优异且实现优异的燃料消耗率的航空燃料油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燃料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所述第一基材是经过对第一原料油或第二原料油进行氢化处理的工序而获得的、沸点范围140~280℃的馏分,所述第一原料油含有含硫烃化合物和来源于动植物油脂的含氧烃化合物,所述第二原料油是该第一原料油与精制原油而获得的石油系基材的混合油;第二基材是由重质油裂化装置获得的沸点范围140~280℃的馏分。
优选的是,上述第二基材在15℃下的密度为800kg/m3以上且840kg/m3以下。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第一基材是经过以下工序获得的:在氢气的存在下,使用在由含有选自铝、硅、锆、硼、钛和镁中的两种以上的元素而构成的多孔性无机氧化物形成的载体上负载选自元素周期表第6族(IUPAC)(旧VIB族)和第8~10族(IUPAC)(旧VIII族)元素中的一种以上的金属而形成的催化剂,在氢气压力2~13MPa、液体空间速度0.1~3.0h-1、氢/油比150~1500NL/L、反应温度150~480℃的条件下,对上述第一或第二原料油进行氢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未经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8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