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8043.9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松岛义正;奈良秀树;藤原孝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53/18 | 分类号: | C07C53/18;B01J23/06;C07C51/02;C07C67/03;C07C67/08;C07C69/612;C07D211/46;C07D263/12;C07D309/12;C07F7/18;C07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武晶晶;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有机金属催化剂有用的锌簇以及使用该锌簇的酯交换反应、酯化反应、由羰基化合物的直接的噁唑啉形成反应以及酰胺化反应等的催化反应。
背景技术
已知有以锌原子为核金属的四核锌簇Zn4O(OCOR)6在真空下且在高温(250℃以上)加热条件下生成醋酸锌(II)水合物等的锌羧酸盐类(非专利文献1)。
另外,使用三氟乙酸锌水合物,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得到四核锌簇Zn4O(OCOCF3)6。进而,已知有该四核锌簇Zn4O(OCOCF3)6作为酯类反应、酯交换反应、酰化反应及酰胺化反应的催化剂是有用的(专利文献1)。
即,通过将四核锌簇Zn4O(OCOR)6用作催化剂,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有效地推进反应。且,已知在核金属中具有毒性比较小的锌原子的四核锌簇催化剂,在保护环境上也是有用的(非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WO2007/066617
非专利文献1:试验化学讲座第四版(1991)17卷(无机络合物·螯合物)p451-452,(发行:丸善(株))
非专利文献2:Chem.Commun.2006,p27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大量地、廉价地供给在更温和的条件下,且具有与目前周知的四核锌簇Zn4O(OCOR)6同等催化活性的锌簇。
在本发明中,可以将醋酸锌水合物或者三氟乙酸锌水合物等羧酸锌化合物用作原料,在较目前更温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制造。另外,发现在酯交换反应、酯化反应、由羰基化合物的直接的噁唑啉形成反应以及酰胺化反应中,本发明的锌簇显示出与现有锌簇Zn4O(OCOR)6同等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涉及下面的[1]到[4]。
[1]用下述通式(1)
Zn4O(OCOR)6(RCOOH)n (1)
(通式(1)中,R表示可以用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n表示0.1~1。)表示的锌簇。
[2]在50℃~200℃的温度下,使用通式(2)
Zn(OCOR)2·xH2O (2)
(在通式(2)中,R表示可以用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x表示0以上的任意的数。)表示的羧酸锌化合物进行加热反应为特征的所述[1]中记载的锌簇的制造方法。
[3]所述[1]中记载的锌簇用作催化剂为特征,根据羧酸或者其酯的羟基的酰化反应。
[4]所述[1]中记载的锌簇用作催化剂为特征、通过羧酸或者其酯与氨基醇反应的噁唑啉类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用通式(1)表示的锌簇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环境调和性、操作性、进而经济性良好的反应。本发明的锌簇作为医、农药中间体合成用催化剂,进而作为氧化锌前驱体化合物也是有用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实施例1中得到的锌簇的ESI-MS光谱;
图2表示Zn4O(OCOCF3)6(CF3COOH)ESI-MS光谱模拟模式;
图3表示在实施例1中得到的锌簇的红外分光光度(IR)测定结果;
图4表示根据分子轨道计算的ESI-MS测定推断出的[Zn4O(OCOCF3)6(CF3COOH)]的结构;
图5表示根据分子轨道计算的四核锌簇Zn4O(OCOCF3)6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锌簇用下述通式(1)表示。
Zn4O(OCOR)6(RCOOH)n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未经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8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光饰面聚酰亚胺膜及其相关方法
- 下一篇:电力供给系统和电力供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