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布成形体用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0710.0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田井利弘;大江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赛璐高分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K7/04;C08L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永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体用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布成形体用树脂组合物,其适用于涂布后使用的各种成形体。
背景技术
包含聚酰胺树脂和ABS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汽车部件等的材料而被公知(日本特开2007-22428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86587号公报)。就汽车部件等的材料而言,除了刚性等机械性质、耐热性等物理性质以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涂布性。
日本特开2007-224287号公报中并没有关于涂布性的记载,仅记载了玻璃纤维等纤维状填充剂为任意成分。
日本特开平11-286587号公报中仅记载了与涂布烘焙后的尺寸稳定性有关的定性试验(○×评价方式),并未记载针对涂布性本身的试验,并且与日本特开2007-224287号公报相同,仅记载了玻璃纤维等纤维状填充剂为任意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机械性质、物理性质良好,且涂布性良好的成形体的涂布成形体用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下述各发明1、2、3。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A)聚酰胺树脂35~90质量%,
(B)ABS树脂9~50质量%,
(C)选自羧酸改性AS树脂、羧酸改性丙烯酸树脂、羧酸改性马来酰亚胺树脂、羧酸改性ABS树脂、羧酸改性SEBS树脂中的2种以上,且共计1~25质量%,以及
(D)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且相对于(A)、(B)及(C)成分的总量100质量份,该(D)成分的含量为2~80质量份。
2.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A)聚酰胺树脂35~90质量%,
(B)ABS树脂9~50质量%,
(C)共计含有1~25质量%的下述(C-1)和下述(C-2)的成分,所述(C-1)为羧酸改性AS树脂,所述(C-2)是由含有40质量%以上马来酰亚胺类单体的单体混合物得到的羧酸改性马来酰亚胺树脂,以及
(D)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且相对于(A)、(B)及(C)成分的总量100质量份,该(D)成分的含量为2~80质量份。
3.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A)聚酰胺树脂35~90质量%,
(B)ABS树脂9~50质量%,
(C)共计含有1~25质量%的下述(C-1)、下述(C-2)及下述(C-3)的成分,所述(C-1)为羧酸改性AS树脂,所述(C-2)是由含有40质量%以上马来酰亚胺类单体的单体混合物得到的羧酸改性马来酰亚胺树脂,所述(C-3)为羧酸改性ABS树脂,以及
(D)玻璃纤维和/或碳纤维,且相对于(A)、(B)及(C)成分的总量100质量份,该(D)成分的含量为2~80质量份。
另外,本发明提供用于涂布成形体的上述发明1、2或3的树脂组合物。
由本发明的涂布成形体用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体,其刚性等机械性质、耐热性等物理性质良好、涂布后涂膜的密合性也良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例中使用的玻璃纤维的长轴长度/短轴长度之比及其截面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A)成分>
作为(A)成分的聚酰胺类树脂,可以列举由二胺和二羧酸形成的聚酰胺树脂及它们的共聚物,具体可以列举:尼龙66、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尼龙612)、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尼龙1212)、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尼龙MXD6)、聚己二酰丁二胺(尼龙46)及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尼龙6/66、6T成分的量为50摩尔%以下的尼龙66/6T(6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6I成分的量为50摩尔%以下的尼龙66/6I(6I: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尼龙6T/6I/66、尼龙6T/6I/610等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尼龙6T)、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尼龙6I)、聚对苯二甲酰2-甲基戊二胺(尼龙M5T)、聚间苯二甲酰2-甲基戊二胺(尼龙M5I)、尼龙6T/6I、尼龙6T/M5T等共聚物,此外,也可以是无定形尼龙之类的共聚尼龙,作为无定形尼龙,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和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的缩聚物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赛璐高分子株式会社,未经大赛璐高分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20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电阻互连层的分段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一种枣树平茬覆土越冬防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