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组合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3521.3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卫修明;李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罗比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2 | 分类号: | B60Q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李永杰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组合灯的灯的位置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照明灯、信号灯是关系到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汽车外观造型的重要元素。所述的汽车前组合灯是指:将汽车的前照明灯、信号灯合并在同一个壳体中。现有的前组合灯光源,全部使用了白炽灯,灯泡产生了大量的热。使得灯体温度较高、易起雾、灯泡易烧毁。而且前大灯组合内的灯泡的位置和布置存在缺陷,占用空间大,信号灯的可视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节能环保、各部件分布合理,信号灯可视范围大的前大灯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组合灯,包括远光灯、近光灯前大灯、位置灯、转向灯、后壳体和驱动电路板,所述的前大灯设有两个且相邻平行设置,位置灯设置于两个前大灯之间的上方位置,所述的转向灯设置于汽车前组合灯的侧边,其由多个LED光源长条状分布组成。
所述的长条状转向灯设于使转向灯光线方向为车身侧前方的汽车前组合灯侧边的斜面上。
所述的转向灯斜面与前大灯光线方向夹度为45°。
所述的位置灯外设有蓝色面罩。
所述的位置灯4及其驱动电路与灯座构成一体式的灯结构,所述灯结构采用卡扣式结构与后壳体7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汽车灯具的美观度,使用寿命提升,而且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内部前大灯信号灯分布根据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汽车前组合灯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前大灯;2后壳体;3、面罩;4、位置灯;5、转向灯;6、驱动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汽车前组合灯结构示意图可知,此实用新型的汽车前组合灯结果包括两个前大灯1、位置灯4、转向灯5、后壳体2和驱动电路板6,两个前大灯1分别为远光灯和近光灯,其相邻平行设置,位置灯4设置于两个前大灯1之间的上方位置,同时位置灯4采用0.5W的高亮度LED光源不仅仅降低了能耗,更增加了使用寿命,在位置灯4外面设有蓝色面罩3,提高了色温,在阴霾天气和夜间的灯光更醒目,作用更明显,而且在白天,不点亮位置灯4的情况下,浅蓝色的圆形面罩使得前大灯组合的造型更美观。当然面罩3的颜色也可以是其他醒目的颜色,例如红色、紫色、黄色等,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车身色调进行搭配,以更好的起到美观和警示的作用。
所述的转向灯5设置于汽车前组合灯的侧边,其由多个LED光源长条状分布组成,更具体的说,长条状的转向灯5设于使转向灯5光线方向为车身侧前方的汽车前组合灯侧边的斜面上,其斜面与前大灯1光线方向夹度为45°,使得转向灯的可视角度更宽,可为行人和侧前方的车辆提供更醒目的警示效果。
所述的位置灯4及其驱动电路与灯座构成一体式的灯结构,所述灯结果采用卡扣式结构与后壳体7固定,方便位置灯4的整体更换。
转向灯5及其驱动电路板6给LED点亮的同时,驱动电路板6采取了电路电流平衡措施,增加了整车电路的电流平衡元件。LED在宽电压范围内点亮的同时,确保了汽车前组合灯与汽车电路接点和参数统一,使得这种汽车前大灯组成的适用范围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罗比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罗比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3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