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的中央通道下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0375.9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5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方;金爱君;李国林;李宏华;吴成明;丁勇;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0K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中央 通道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中央通道下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国家也刚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补贴政策和优惠,鼓励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布置在车身地板下时,其安装点和结构强度则受到较大考验。传统的整体式电池包通过电池自带的扎带或支架与侧围两侧门槛进行连接安装,这样安装存在着电池包与车身的连接、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1472480U,公告日2010年05月19日,公告了一种汽车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此专利设在中央通道上,所述中央通道的表面固设有若干块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形状与其所接触的中央通道的表面形状相吻合。此专利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中央通道在侧面碰撞时容易出现由两侧向中间龟缩,安全性能差等技术问题,但是将此专利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则依然存在有电池包与车身的固定、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很好地解决分体式电池包与车身的固定、安装等问题,并可缓冲传递车辆在行车时所受的横向和纵向冲击载荷的电动汽车的中央通道下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的中央通道下板结构,包括与汽车地板连接的中央通道下板本体,所述的中央通道下板本体上设置有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所述的中央通道下板本体两侧分别设置若干个定位连接件,所述的定位连接件上开设有定位孔。中央通道下板本体上设置有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方便了本实用新型与驻车制动器安装配合,简化了驻车制动器的安装工序;中央通道下板本体两侧分别设置若干个定位连接件,定位连接件上开设有定位孔,这样的设置可以将电动汽车的中央通道下板结构两侧分别与电池包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时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的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呈梯台状凸起,所述的驻车制动器顶端开设有若干个顶连接孔,所述的驻车制动器侧边设置有侧连接孔。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呈梯台状凸起,驻车制动器顶端开设有若干顶连接孔,驻车制动器侧边设置有侧连接孔,这样的设置符合驻车制动器安装的需要,和驻车制动器配合完善。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连接件呈矩形,所述的定位连接件上设置的定位孔至少有一个。定位连接件呈矩形,与现有技术配合紧密,无需过多改动磨具,节省了成本,定位连接件上设置的定位孔至少有一个,加强了结构的强度,提高了汽车整体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连接件对称设置在中央通道下板本体的两侧。定位连接件对称设置在中央通道下板本体的两侧与现有的电池包的安装结构相匹配,操作便利,可推广应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通道下板本体横截面呈倒”U”形。中央通道下板本体横截面呈倒”U”形,倒“U”形结构能加强地板横向和纵向结构强度,零件结构简单,装配操作便利,可推广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解决分体式电池包与车身的固定、安装等问题,可缓冲传递车辆在行车时所受的横向和纵向冲击载荷,加强地板横向和纵向结构强度,满足汽车配件安装多样性的要求,零件结构简单,装配操作便利,可推广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中央通道下板本体,2、定位连接件,3、定位孔,4、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11、中央通道上板,12、汽车地板,13、动力电池包安装架,14、动力电池包,21、侧连接孔,22、顶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电动汽车的中央通道下板结构(参见附图1),包括中央通道下板本体1,中央通道下板本体1整体呈长方形,中央通道下板本体1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定位连接件2,定位连接件2呈矩形,定位连接件2沿中央通道下板本体1对称设置,定位连接件2上设置有圆形的定位孔3,定位孔3为通孔,中央通道下板本体1横截面呈倒“U”形(参见附图2),中央通道下板本体1的中后部设置有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4(参见附图3),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4呈梯台状凸起,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4的顶端设置有两个顶连接孔22,顶连接孔22为圆形连接孔,驻车制动器安装结构4的侧面设置有一个侧连接孔21,侧连接孔21为方形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0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