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浮动式行星齿轮行走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1356.8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一;康少松;张建政;崔庆波;孙孔旭;杨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46 | 分类号: | F16H1/46;F16H57/08;F16H5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行星 齿轮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行走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起重机或挖掘机的行星齿轮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履带式起重机或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的机械行走机构一般采用行星传动行走机构进行传动,现有的行星传动机构有定轴齿轮传动行走机构和摆线针轮传动行走机构两大系列。由于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影响,行走机构要求输出扭矩大,承载能力强,工作可靠。定轴齿轮传动行走机构存在有很多不足,已经渐渐不再被应用到履带式起重机或挖掘机的大型机械中,而摆线针轮行走机构因体积大,重量大,结构不紧凑,成本高等缺点也越来越满足不了大型工程机械的需要。此外,现有的行星齿轮行走机构还存在驱动力小、密封性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同时在齿轮传动过程中,由于不均载等原因产生瞬间冲击,当该冲击超过轴承承载能力时,极易破坏轴承,导致齿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行走机构体积大、驱动力小、重量重、结构不够紧凑、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驱动力大、成本低、密封性好,以及扭矩大、重量轻,且工作可靠的全浮动式行星齿轮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浮动式行星齿轮行走机构,包括马达、输入传动轴、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马达与输入传动轴连接,输入传动轴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与第三级内齿圈啮合,并与第三级行星架连接,第三级行星架与制动器连接并固定在制动器上;第一级内齿圈、第二级内齿圈、第三级内齿圈分别与输出轴连接;所述的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均采用全浮动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均设置为悬臂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驱动力大、成本低、密封性好,以及扭矩大、重量轻,且工作可靠。采用三级行星传动,其中,第三级行星架与制动器连接,且第一、二、三级行星架采用浮动连接,承载能力均匀,避免了局部冲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齿轮损坏几率。工作时,末级行星架固定,齿圈转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行星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全浮动式行星齿轮行走机构,包括马达1、输入传动轴2、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马达1与输入传动轴2连接,输入传动轴2与第一级太阳轮3连接,第一级太阳轮3与第一级行星轮4啮合,第一级行星轮4与第一内齿圈5啮合,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6与第二级太阳轮7连接,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6将动力传递到第二级太阳轮7;第二级太阳轮7与第二级行星轮8啮合,第二级行星轮8与第二级内齿圈9啮合,并通过第二级行星架10与第三级太阳轮11连接,通过第二级行星架10将动力传递到第三级太阳轮11;第三级太阳轮11与第三级行星轮12啮合,第三级行星轮12与第三级内齿圈13啮合,并与第三级行星架14连接,第三级行星架14与制动器连接并固定在制动器上;第一级内齿圈5、第二级内齿圈9、第三级内齿圈13分别与输出轴15连接,从而通过输出轴输出动力;第一级行星架6、第二级行星架10、第三级行星架14均采用全浮动结构。第一级行星架6、第二级行星架10、第三级行星架14均设置为悬臂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1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用于会阴裂伤术后护理的外用洗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