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元件安装梁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0879.5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葛见钦;江国梁;梁成;宋银海;孙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元件 安装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元件安装梁结构。
背景技术
元件的安装一般通过元件安装梁来完成,当前对元件安装梁设计时,一般是根据元件的具体安装开孔具体设计,因元件的多样性及其安装尺寸的随意性,从而造成设计的反复性、重复性及无规律性,浪费了设计者大量的设计时间,进而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元件安装梁在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元件安装梁组合结构,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结构由元件安装梁I、元件安装梁II和基本安装梁组合而成,基本安装梁上开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具有等孔径和等孔距的圆孔,圆孔的孔径为φd,相邻圆孔的孔距以及排间距均为E,元件安装梁I的梁身上开有位置居中且呈单排均匀分布的安装孔I,元件安装梁I的顶面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长圆形固定孔I,其中每个面中左右和上下两个固定孔I的孔距均为E,固定孔I的大小为φd×(d+1/5E),元件安装梁II的梁身上开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均匀分布的安装孔II,其排间距为4/5E,元件安装梁II的顶面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长圆形固定孔II,其中每个面中左右和上下两个固定孔II的孔距均为E,固定孔II的大小与固定孔I相同,元件安装梁I和元件安装梁II的梁宽相同,宽度范围为2E~3E,一个元件安装梁I和一个元件安装梁II作为组合一,另外两个元件安装梁II或另外两个元件安装梁I作为组合二,它们同时垂直固定在两个基本安装梁之间,其中每个固定孔I和固定孔II覆盖各自相对应的圆孔,组合一和组合二中的梁距范围均为(nE-1/5E)~(nE+1/5E),当元件安装梁I和元件安装梁II的梁宽为2E时,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当它们的梁宽大于2E时,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元件安装梁I同一面上的4个固定孔I中的其中一个和元件安装梁II同一面上的4个固定孔II中的其中一个可由孔径为φd的圆孔代替。
本实用新型通过元件安装梁I、元件安装梁II和基本安装梁相互组合,将等孔距E均等分割为1/5E的步距,元件安装梁的固定长圆孔d+1/5E,组合后元件安装梁上安装孔的可调节范围±1/5E,对于1/5E步距的元件安装孔距基准尺寸来说:1/5E步距间的任何一个数据,均可由前后两个基准尺寸来实现,大大提高了本设计的实用性,对于两倍等孔距及以上孔距的所有连续尺寸均能组合出来,实现了元件安装梁的安装孔距不必再重复设计,仅靠选择一种组合就能得到元器件任一精确的安装尺寸。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元件安装梁固定孔4个中其中的一个改为φd圆孔,当元件安装孔距为1/5E步距的基准尺寸时均直接紧固圆孔,以提高安装梁定位准确度和安装的一致性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可完成一系列元件的安装,如:变频器、软启动器、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容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小型变压器等元器件及其它行业的元件或安装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使用便捷、定位准确高效、一致性和互换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元件安装梁I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元件安装梁II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为本实用新型等孔距E=25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基本安装梁3上开有两排位置对应且具有等孔径和等孔距的圆孔4,圆孔4的孔径为φd,相邻圆孔4的孔距以及排间距均为E,E可以为任意值。
如图3和图4所示,元件安装梁I1的梁身上开有位置居中且呈单排均匀分布的安装孔I5,元件安装梁I1的顶面和底面上各开有4个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长圆形固定孔I6,其中每个面中左右和上下两个固定孔I6的孔距均为E,固定孔I6的大小为φd×(d+1/5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0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