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9930.1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龙晓红;叶冬英;贾伟;水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晓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5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刀笔 清洁 保护 套筒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医疗电器设备用具,具体是一种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
(二)现有技术:高频电刀笔是利用高频电流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止血的在各级医院手术室广泛应用的电器设备,在使用中我们要注意手术台上电刀头的管理,目前一般是将电刀笔直接放在手术台上,容易使手术医师在非正常使用中误击刀柄开关,而灼伤患者非手术部位,另外手术中电刀笔没有妥善固定,易发生坠落,造成电刀笔污染,延误手术,同时临床使用中在清除焦痂组织时,焦痂组织会散落在手术野周围,影响手术野清洁。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对以上缺点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固定电刀笔,又可清洁电刀头,同时可收集组织焦痂,用后可拆分、清洗、安装、灭菌,集保护、清洁、收集、重复使用为一体的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
本实用新型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存放筒体,收集筒体及筒底部分,收集筒的内壁上缘设有清洁区,两筒体与筒底为可拆分连接。
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筒体为一高一低两个半圆筒体。
所述的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筒体下端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
所述的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筒体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固定环。
所述的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内壁上加工有与两筒体下端外壁上的螺纹相配的内螺纹。
所述的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体的内壁上缘的清洁区是内壁上缘贴有一电刀笔用清洁片。
所述的高频电刀笔清洁保护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筒体及筒底部分均为耐高温、耐腐蚀、绝缘的PVC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可拆分,易于安装,便于清洁灭菌,耐高温、耐腐蚀,可重复使用,电刀笔置入保护套筒内,免受术中血液、体液、水液污染,保持干燥,延长电刀笔使用寿命,方便操作,同时避免了术中随意放置电刀笔。
使用方法
术前将保护套筒随器械高压蒸汽灭菌或同电刀笔放入薰箱灭菌,术中用布巾钳钳住固定环与手术野周围的无菌单将保护套筒固定,具体位置及高度以手术者使用方便和不污染为原则,电刀笔置入存放筒体内,然后在收集筒体的内壁上沿贴上电刀笔用清洁片便于术中随时可清洁电刀笔头,同时让焦痂组织收集在收集筒体内,术后,保护套筒三部分可拆分清洗并同电刀笔一起灭菌备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存放筒体和收集筒体示意图
图3是筒底示意图
图中,1-存放筒体,2-收集筒体,3-筒底,4-固定环,5-清洁区,6-清洁片,7-内螺纹,8-外螺纹。
参见图1,图2,图3,用耐高温、耐腐蚀的PVC材料制作存放筒体1、收集筒体2、筒底3,存放筒体1为高的半圆筒体,收集筒体2为低的半圆筒体,将两筒体合为一圆形筒体后,然后将两筒体下端的外壁上加工外螺纹8,再将圆形筒底3的内壁上加工与两筒体下端外壁上的螺纹相配的内螺纹7,在存放筒体1的上端外壁上安有固定环4,在收集筒体2的内壁上缘的清洁区5上贴有一电刀笔用清洁片6,最后将两筒体旋接在筒底3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晓红,未经龙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9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部手术固定装置
- 下一篇:跨膝关节固定的膝关节活动连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