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前围的布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4554.0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邹洪彬;蔡永兴;陆光荣;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24;B60R19/02;B60Q1/34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客车,尤其涉及到客车前围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客车前围中的前保险杠3、左、右转向灯1和2以及前围蒙皮4,通常都固定在车架上的。这种布置结构使得对安装在前围内侧的各种设备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必须钻到车底下,通常还需要借助照明,才能够看得清楚。事实上,照明看到的范围有限,不能观察到全貌,如果想观察到其它部位,需要不断地移动光源,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地对安装在前围内侧的各种设备维修的客车前围的布置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客车前围的布置结构,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前保险杠、左、右转向灯和前围蒙皮,所述的前保险杠包括相互独立的前左保险杠、前中保险杠和前右保险杠,所述的左、右转向灯分别安装在前左保险杠和前右保险杠上,所述的前围蒙皮上开设有与前中保险杠相配合的检测窗,该检测窗与前中保险杠分别设置成上、下开门结构,形成上下对开门式结构。
所述的上开门结构包括:由弧形段和两个分别与弧形段的两端相连的直段构成的摆杆,一个直段固定在检测窗上,另一个直段的端部活动铰接在车架上,检测窗与车架之间设置有气弹簧;所述的下开门的设置方式为:前中保险杠的下端活动铰接在车架上,前中保险杠的上部穿设有锁,锁芯的端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锁销,车架上设置有与锁销相配合的卡口座,前中保险杠和检测窗合上时,前中保险杠的上端抵压在检测窗上。
所述的前左保险杠和前右保险杠分别通过铰链活动铰接在车架上,形成左、右开门结构,前左保险杠的右端和前右保险杠的左端与车架之间设置有锁定装置。
所述的锁定装置的设置方式为:所述前左保险杠的右端和前右保险杠的左端分别设置有向里的竖折边,竖折边的端部设置有横折边,横折边上开设有锁定孔,所述的车架上开设有与锁定孔相配合的锁定螺纹孔,锁定螺栓穿过横折边上的锁定孔锁紧在车架上的锁定螺纹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围蒙皮上开设检测窗,将前保险框设置成相互独立的前左保险杠、前中保险杠和前右保险杠,并将检测窗和前中保险杠设置成上下对开门式结构,使得维修人员在打开检测窗和前中保险杠后,就可对安装在前围内侧的各种设备进行维修,非常方便;此外,向左开门的前左保险杠和前右保险杠,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客车前围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转向灯,2、右转向灯,3、前保险杠,4、前围蒙皮。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俯视方向的前左保险杠和前右保险杠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左视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检测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8中:1、左转向灯,2、右转向灯,3、前中保险杠,31、铰链,32、锁,33、支架,34、锁销,4、前围蒙皮,41、检测窗,42、气弹簧,43、摆杆,5、前左保险杠,51、铰链,6、前右保险杠,61、竖折边,62、横折边,63、锁定螺栓,10、车架,11、卡口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友邦精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4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溶性氢氟酸盐农药制剂
- 下一篇:扬声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