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内装插入式高频振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7745.0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江泽 |
主分类号: | H02K7/075 | 分类号: | H02K7/075;H02K15/14;H02K5/16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4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插入 高频 振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内装插入式高频振动器,属振动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电机内装插入式手持高频振动器(直径125mm以上),适用于大型水电站、建筑工地、机场、海港码头混凝土的施工,特别是适用于3~4级配以上的常态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深受各使用单位的喜爱。但由于目前此类型振动器的棒壳系四段式焊接密封,电机棒壳与偏心块棒壳各自独立放置,对装配的同心度要求高,且降低了壳体的强度;在电机驱动偏心块转动产生高频振动,带动振动头及壳体产生激振力振动密实混凝土的过程中,因与混凝土反复摩擦,极易造成此类振动器外壳焊接点磨损,泥水从破损处渗入而烧毁电机。电机棒壳与偏心块棒壳间的连接仅靠一根螺杆拉住,振动器工作时,两部件的连接处也会因振动器与混凝土间的反作用力产生磨损缝隙,混凝土从缝隙进入棒壳污染润滑油,损坏轴承和电机定子。而且端塞组件的叶片为半圆形,工作时旋入混凝土费时,影响生产效率;电机棒壳与尾盖全密封焊接,装配拆卸麻烦。
另外,工作时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的偏心块,其支承结构的轴承必须不间断地补充润滑油,才能保证振动器高效安全可靠地工作,但由于目前此类型振动器的润滑油是从轴承的缝隙中被吸入的,工作时轴承的润滑得不到保证,轴承易发热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棒壳与偏心块棒壳为一整体,且电机轴的中心制有吸油通道,操作装配方便,安全稳定可靠,轴承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有效降低制造成本;解决了现有高频振动器因电机棒壳与偏心块棒壳分开设置,壳体强度低,工作时泥水易渗入烧毁电机,而偏心块轴承因得不到很好的润滑极易损坏问题的电机内装插入式高频振动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电机内装插入式高频振动器由端塞组件、叶片、吸油嘴、挡油盘、轴承、偏心块、吸油槽、油封座、棒壳、定子组件、定位销、转子组件、电机轴、尾盖、内套、出油槽、手把组件及电缆线组件构成,端塞组件安装在棒壳的下端,尾盖安装在棒壳的上端,尾盖上通过螺钉固装有手把组件和电缆线组件;棒壳内的上部通过定位销固定有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内装有转子组件和电机轴,电机轴的下部装有偏心块,电机轴通过轴承固装在棒壳内的内套上;油封座置于定子组件与偏心块之间,端塞组件内装有润滑油和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棒壳为整体圆筒结构,棒壳内的上下部装有内套;电机轴的下部中心制作有一沿轴线的吸油槽,吸油槽的上端开有与吸油槽垂直且相通的出油槽,电机轴的下端部装有吸油嘴;所述的端塞组件的叶片为三角形。
所述的出油槽为1~6条,且相互贯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电机内装插入式高频振动器的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偏心块置于同一棒壳中形成一体,增强了产品的密闭性和强度;端塞组件通过螺纹直接固定在棒壳上,尾盖与棒壳改用螺纹联接,方便装配和拆卸;端塞组件叶片改为三角形,加快了振动器旋入混凝土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电机轴的靠偏心块的一端制作有吸油槽,振动器工作时通过负压能很好地将润滑油吸入轴承内进行润滑,使偏心块能安全高速长时间地运转,其使用寿命得到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电机内装插入式高频振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塞组件,2、叶片,3、吸油嘴,4、挡油盘,5、轴承,6、偏心块,7、吸油槽,8、油封座,9、棒壳,10、定子组件,11、定位销,12、转子组件,13、电机轴,14、尾盖,15、内套,16、出油槽,17、手把组件,18、电缆线组件,19、润滑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江泽,未经李江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7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变频调速机构
- 下一篇:法兰式油田专用振动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