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器密封性的便携式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5897.4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允生;胡勇;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密封性 便携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潜水器密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器上一般设置有观察窗、穿舱件等结构,观察窗便于潜水器舱内人员观察外部水下情况,而穿舱件则用来连接舱内外的电气设备,这些结构均需要在耐压壳体上开孔。壳体开孔处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潜水器内部人员与设备的安全,是潜水器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都需要对潜水器做最终的全面海试。但是在设计与加工制造阶段,也需要对于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对加工质量进行控制,此阶段的密封性能的检测,目前主要利用实验室的压力筒设备进行测试,压力筒可以模拟水下环境的高压,可以全面测试耐压壳体的密封性,相比于实际海试,可大幅度降低试验费用和风险。但是限于压力筒的尺寸,对于较小的潜水器,可以整体放入压力筒内进行整体密封试验;但是对于较大的潜水器,只能根据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加工一个1∶1的试验模型及配套工装,然后放入压力筒进行密封试验,这样不仅增加了试验的费用和风险,而且无法验证实物的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潜水器密封性检测中受限于实验设备尺寸等缺点,提供一种潜水器密封性的便携式检测装置,从而可以方便、快速、有效的对潜水器密封结构进行密封性能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潜水器密封性的便携式检测装置,密封盖中央设置有通孔,通过管道与手动加压泵连接,密封盖边缘处设置有放气塞,内侧面设置有密封圈,外侧面设置有把手,密封盖通过周边若干个螺栓固定于被测结构外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装拆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快速有效的对实物上密封结构进行密封性能的测试,无需进行整体压力试验或局部密封结构模型压力试验,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为图1中密封盖组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面积大于被测结构的密封盖3,密封盖3的周边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1,中央设置有通孔连接于接头5,通过软管6与手动加压泵7连接;密封盖3的边缘处设置有放气塞2,密封盖3与被测结构接触面即内侧面设置有密封圈8,外侧面设置有把手4。
实际测试时,先在耐压壳体10的观察窗9周边制作相应的螺纹孔,通过固定螺栓1将密封盖3固定并压紧在耐压壳体10上,确保放气塞2位于密封盖3的上方,此时密封圈8被压力压紧,在密封盖3与耐压壳体10的观察窗9之间形成腔体11;启动手动加压泵7通过软管6与接头5对该腔体11进行注水,内部空气通过放气塞2逸出,当有水从放气塞2孔中流出时,拧紧放气塞2使腔体11密闭,继续操作手动加压泵7对腔体11内部水进行缓慢加压,观察手动加压泵7上压力表的读数,加压至指定试验压力后,关闭手动加压泵7上的保压截止阀,对被测结构进行保压试验。通过观察是否有水渗漏至耐压壳体10内部,来进行观察窗9的密封检测。测试完成以后,先拧松手动加压泵7上的保压截止阀,对腔体11内部进行卸压,最后拧开固定螺栓1,通过把手4将密封盖3从耐压壳体10上拆下。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例如可以加大密封盖的尺寸,用以检测舱门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5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制茶专用节能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