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农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1715.8 | 申请日: | 201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芳;高超;曹巧丽;梁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0 | 分类号: | A01N47/30;A01N47/24;A01P7/02;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苯 丁醚脲 农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效活性成分含联苯肼酯和丁醚脲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螨类的应用。
技术背景
联苯肼酯(bifenazate)化学名称:3-(4-甲氧基联苯基-3-基)肼基甲酸异丙酯,分子式:C17H20N2O3,联苯肼酯是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用杀螨剂,对螨的各个生活阶段有效。具有杀卵活性和对成螨的迅速击倒活性,对捕食性螨影响极小,非常适合于害虫的综合治理。对植物没有毒害。
丁醚脲(diafenthiuron)化学名称:1-特丁基-3-(2,6-二异丙基-4-苯氧基苯基)硫脲,分子式:C23H23N2OS,
结构式:丁醚脲是一种新型杀虫、杀螨剂,广泛用于棉花、水果、蔬菜和茶叶上。该药是一种选择性杀虫剂,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可以控制蚜虫的敏感品系及对氨基甲酸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产生抗性的蚜虫,大叶蝉和椰粉虱等,还可以控制小菜蛾、菜粉蝶和夜蛾为害。该药可以和大多数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
目前,联苯肼酯和丁醚脲的复配及应用在国内外尚未公开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满足农药在生产上的需要,充分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效、降低农药成本并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提出了复配的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农药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重量百分比为1~70∶1~60。
所述的含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重量百分比为5~50∶5~40。
所述的含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10~20。
所述的含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联苯肼酯1~70%、丁醚脲1~60%、分散剂5~10%、湿润剂1~5%、填料8~92%。
将联苯肼酯原药、丁醚脲原药、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联苯肼酯·丁醚脲可湿性粉剂。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联苯肼酯1~70%、丁醚脲1~60%、分散剂2~10%、湿润剂1~5%、崩解剂4~15%、粘结剂1~8%、填料10~90%。
将联苯肼酯原药、丁醚脲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联苯肼酯·丁醚脲水分散粒剂。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联苯肼酯1~30%、丁醚脲1~30%、分散剂2~8%、湿润剂1~5%、消泡剂0.1~1%、增稠剂0.1~2%、防冻剂2~8%、稳定剂0.05~3%、去离子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防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联苯肼酯原药、丁醚脲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联苯肼酯·丁醚脲悬浮剂。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联苯肼酯1~30%、丁醚脲1~30%、乳化剂2~12%,分散剂2~10%、消泡剂0.1~2%、增稠剂0.1~2%、抗冻剂0.1~8%、稳定剂0.05~3%、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稳定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联苯肼酯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联苯肼酯悬浮剂,然后将丁醚脲原药、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制得联苯肼酯·丁醚脲悬乳剂。
所述的含联苯肼酯与丁醚脲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果树、棉花螨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及茶小绿叶蝉的应用,主要用于柑橘全爪螨、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苹果二斑叶螨、棉花红蜘蛛、山楂红叶螨、苹果红蜘蛛、茶小绿叶蝉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1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