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1191.2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F04D29/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组合。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如服务器中,电子零件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形成了很大的系统风流阻抗,阻碍了散热效率。因此经常会采用两风扇串联反转的方式来增加风压,以顺利地把热量带走。然而,串联式风扇所产生的振动量也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减少振动的风扇组合。
一种风扇组合,包括两风扇,每一风扇包括一框架及一装设于该框架内的叶轮,该两框架相互连接,该两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该风扇组合还包括若干穿过并连接该两风扇的框架的刚性杆。
相较现有技术,上述风扇组合将刚性杆连接固定于两转向相反的风扇,通过刚性杆的较高的力的传递性能,使该两风扇产生的方向相反的激振力相互抵销,从而减少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扇组合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部份组装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风扇组合 10
第一风扇 20
王体 21、31
叶轮 23、33
板体 25、35
通孔 252、352
卡钩 254
第二风扇 30
卡槽 355
刚性杆 50
弹性垫 60
第一侧面 61
突起 613、623
第二侧面 62
扣槽 64
凹槽 6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发明风扇组合1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风扇20、一第二风扇30、四个刚性杆50及八个弹性垫60。
该第一风扇20包括一框架,该框架包括一圆筒状的主体21及由该主体21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的板体25。该主体21内装设有一叶轮23。每一板体25邻近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一通孔252,且其中一板体25邻近每一通孔252向外垂直延伸出一卡钩254。
该第二风扇30的结构与该第一风扇20的结构大致相同,亦包括一叶轮33及一由一主体31及两板体35所组成的框架。每一板体35邻近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一通孔352,且其中一板体35的每一通孔352处还设有一卡槽355。
每一弹性垫60大致呈长方体形,由橡胶材料制成。每一弹性垫60的一第一侧面61向相邻的一第二侧面62延伸,并于该第一侧面61向外凸设若干突起613。该第二侧面62中部向外凸设一圆台状突起623。每一弹性垫60的与该第一侧面61及第二侧面62相对的一棱处形成一贯穿至该弹性垫60两端的横截面呈“C”形的扣槽64。该扣槽64的两相邻的侧面分别向该扣槽64开设若干凹槽65,以增加该弹性垫60的弹性变形系数。
请参照图2与图3,组装该风扇组合10时,首先将该第一风扇20的四卡钩254分别卡置于该第二风扇30的四卡槽355,从而将该第一风扇20与该第二风扇30连接。该第一风扇20与第二风扇30的吹风方向一致,但叶轮23、33的转动方向相反。该第一风扇20的两板体25上的通孔252分别正对该第二风扇30的两板体35上的对应通孔352。然后将该四个刚性杆50分别插入该第一风扇20的通孔252及该第二风扇30的通孔352,将该第一风扇20与第二风扇30进一步连接。最后在每一刚性杆50于该第一风扇20的两板体25之间的部份及该第二风扇30的两板体35之间的部份分别装设一该弹性垫60,使每一弹性垫60的扣槽64与对应的刚性杆50相卡合,弹性垫60的第一侧面61与第二侧面62均朝向对应的第一风扇20或第二风扇30的外侧。
当该风扇组合10运转时,该第一风扇20与该第二风扇30的叶轮23、33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产生方向相反的激振力。该四个刚性杆50贯穿连接该第一风扇20与第二风扇30的框架的四角处,由于刚性杆50具有较高的力的传递性能,能够使该第一风扇20与该第二风扇30产生的方向相反的激振力相互抵销。另外,由于这些刚性杆50上装有弹性垫60,可起到吸振、隔振的作用,从而可进一步减少振动。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风扇组合10可不包括这些弹性垫60,而只依靠这些刚性杆50减小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1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测量仪器接收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短路点新型布局的快速晶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