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黄酮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7190.0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江振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振鸣 |
主分类号: | A61K36/16 | 分类号: | A61K36/16;A61K9/20;A61P3/06;A61P7/02;A61P9/1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071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黄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黄酮片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树有着神奇的生命力,素有“活化石”、“长寿王”的美称。我国是银杏树主产区,占世界总量的70%左右。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的叶。根据分析测定,银杏叶中含有160多种成分,其中有药效的黄酮类活性物质就有30多种,银杏叶中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含量较高。另外,银杏叶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有益的微量元素。不同采集季节对黄酮的含量有影响,在夏季和秋季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不大,而春季幼叶中黄酮含量最高,所以使用春季采集的银杏叶为原料。
银杏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等黄酮苷元以及它们与葡萄糖等单糖以氧糖苷键联接而成的糖苷组成。萜内酯化合物又称银杏内酯,主要包括银杏内酯A、B、C、J、M和白果内酯。
银杏黄酮,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抗氧化、调血脂等作用,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增进细胞复形能力,改善循环障碍的特点,对脑部血液循环及脑细胞代谢有较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对大脑有保护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等疾病。银杏黄酮是首选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有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注射剂、滴剂等普通制剂。银杏提取物是从银杏叶中提取,一般采用醇提加大孔树脂分离的方式提取得到,国内外制药行业标准化银杏叶提取物(EGB761)以黄酮苷含量≥24%,内酯含量≥6%为其质量标准。
众所周知,银杏黄酮是亲水性的,银杏黄酮苷极性大,一般可溶于水、醇、丙酮、乙酸乙酯。而银杏内酯是亲脂性的,不易溶于水。目前银杏叶总黄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银杏黄酮与银杏内酯由于酯水分配系数的差异,导致亲水性黄酮和亲脂性内酯在吸收和体内释放速度上的不同步,且内酯类成份可影响苷元的吸收过程。
由于目前的含有银杏黄酮的各种制剂,受所用银杏提取工艺的限制,所用的银杏提取物中都是同时含有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由于内酯类成份对黄酮吸收的影响,使得银杏黄酮吸收和体内释放慢,同时也延长了银杏黄酮的起效时间。特别是采用缓释技术以解决同步释放的制剂,更加延长了银杏黄酮的起效时间。这对一些病症紧急患者是不利的,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不含银杏内酯的银杏黄酮制剂,以消除内酯类化合物对银杏黄酮吸收的影响,提高银杏黄酮的吸收、体内分布速度,缩短起效时间,将使这类药物的适用性更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黄酮片,这种片剂中基本不含银杏内酯类脂溶性成份,因此可避免亲脂性成分对银杏黄酮的吸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杏黄酮片,是由银杏黄酮提取物和辅料组成,其中所述银杏黄酮提取物是由下述方法从银杏叶中提取得到的产物:
(1)将银杏叶粉碎,加水加热提取;
(2)将步骤(1)中的提取液冷却到15℃以下静置,过滤;
(3)将步骤(2)中的滤液进行干燥,收集干燥物;
(4)将干燥物用乙醇溶液溶解,静置,上清液浓缩,得浓缩液;
(5)将浓缩液用乙醇溶解,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纯化;先用水洗至流出液色淡,再用乙醇溶液洗脱,得银杏黄酮提取物。
还提供了一种银杏黄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1)银杏黄酮的提取:将银杏叶粉碎,加水加热提取,将提取液冷却到15℃以下静置,过滤;将滤液进行干燥,收集干燥物;将干燥物用乙醇溶液溶解,静置,上清液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用乙醇溶解,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纯化;先用水洗至流出液色淡,再用乙醇溶液洗脱,得银杏黄酮提取物;
(2)将银杏黄铜提取物与辅料一起制成片剂。
所述加热提取的提取温度可以为45-55℃,在温浸条件下,可有效地保护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可最大限度地阻止无效成分的溶出,给有效分离带来工艺上的可行。
所述大孔树脂可以采用D140大孔树脂。
所述辅料可以为预胶化淀粉、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当然根据不同的片剂可以采用药剂学上接受的其它辅料。
上述辅料,每250克银杏黄酮提取物所用辅料为预胶化淀粉85-105克、羟丙甲纤维素1.2-1.5克、二氧化硅25-40克和硬脂酸镁1.5-1.9克。
所述步骤(2)的制片剂过程采用如下方法:
①将银杏黄酮提取物和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分别过筛,备用;
②羟丙甲纤维素加水溶解,再加乙醇,配制成粘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振鸣,未经江振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47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