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2碗球组合开口连接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3337.0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成;李占财;李东耀;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迪欧电力防振金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2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开口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连接于挂点金具和挂板之间的1/2碗球组合开口连接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压输变电线路中使用的U型挂环,其联结段均为带内孔的圆柱体,联结段上内孔沿U型挂环纵向与横向的边缘厚度一样。由于U型挂环在使用时,联结螺栓分别受到来自挂点金具及挂板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因而联结段也主要受到一对方向相反的纵向拉力作用,使用中常常是因联结段纵向的抗拉强度有限而被拉断,缩短了U型挂环的使用寿命。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409687Y公开了一种输电电路U型挂环,该U型挂环联结段是轴心线与联接螺栓相同的带内孔德椭圆柱体,椭圆面的长轴沿U型挂环的纵向设置,增加了联结段纵向的边缘厚度,从而加大其沿纵向的抗拉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上述两款U型挂环的联结螺栓上的螺牙露在外面,容易产生电晕现象。
申请人于2007年2月12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交了一份名称为“无电晕开口联接环”,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1066773Y,该无电晕开口联接环包括一开口的长腰环形本体,环套、连接螺母、联接螺栓,环套通过连接螺母和联接螺栓与长腰环形本体连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无电晕开口联接环虽然能解决电晕的问题,但是其安装起来比较麻烦,而且螺纹加工起来也比较繁琐。如果螺纹不能全部被覆盖的话,仍然存在电晕现象,仍需要加装电晕环等防电晕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完全无电晕、安装方便的1/2碗球组合开口连接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2碗球组合开口连接环,包括:
一开口的长腰环形本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长腰环形本体开口两侧的环体端部均设置有碗球头,碗球头的宽度尺寸小于长度尺寸;
所述1/2碗球组合开口连接环还包括:
一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容纳所述碗球头的球头腔,在所述连接体两端的端面各开设有一容所述环体由球头腔内穿出并可使所述环体沿连接体径向上下移动的径向开口槽,同时在所述连接体两端的端部开设有一容碗球头由此插入到球头腔内的轴向开口槽,所述径向开口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环体的直径,所述轴向开口槽的宽度等于碗球头的宽度,所述球头腔的内径等于所述碗球头的长度,所述径向开口槽由连接体端面的中心向轴向开口槽方向延伸;所述轴向开口槽、径向开口槽相互之间连通且轴向开口槽、径向开口槽还与球头腔连通;
连接时,所述碗球头由轴向开口槽插入到所述球头腔内,然后旋转90度即可使连接体与长腰环形本体连接。
所述碗球头与所述环体连接的那一面为第一球面,所述球头腔内与所述碗球头的第一球面相接触的那一面为第二球面,第一球面和第二球面相互匹配。
本发明的安装方法是:本发明的长腰环形本体与相邻1/2碗球组合开口连接环中的长腰环形本体套接后,将连接体两端的轴向开口槽对准长腰环形本体开口两侧的碗球头,插下然后转动90度即可使连接体与长腰环形本体连接。当长腰环形本体受到张力后,其碗球头上的第一球面紧压在连接体球头腔内第二球面上,摩擦力增大,连接体将不在转动。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仅采用二种零件组合而成,结构简单,装配起来快速、便捷,同时完全无螺牙外露,各转角处圆滑过渡,因此从根本上完全避免了电晕现象的出现,不再需要另行加装任何防电晕部件。本发明应用于高压输变电线路特别是超高压输变电线路中,可以节省安装电晕金具的成本,降低了线路造价。同时也方便了安装工人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1/2碗球组合开口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长腰环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图7为图4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是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1/2碗球组合开口连接环,包括设置有一开口120的长腰环形本体100和连接体200两种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迪欧电力防振金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迪欧电力防振金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3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涉显微镜和测定装置
- 下一篇:受损存储单元的资料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