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1161.7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1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芳;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4 | 分类号: | A01N43/84;A01N43/4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丁吡吗啉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丁吡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背景
丁吡吗啉(Pyrimorph),分子式:C22H25N2C1O2,化学名称:
(E)-3-(2-氯吡啶-4-基)-3-(4-叔丁基苯基)-丙烯酰吗啉。结构式为:
丁吡吗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之一,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原生质渗漏,同时抑制菌丝体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菌丝体生长。此外,丁吡吗啉对卵菌目真菌具有优异的防效,杀菌谱广,可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番茄晚疫、辣椒疫病及立枯病、瓜灰霉病等多种病害。
但是丁吡吗啉长期单独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若要新开发一种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病原菌,则需筛选1万~1.5万个化合物,耗资1~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6~10年。而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
氟啶胺(fluazinam),为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苯胺类杀菌剂。分子式:C13H4Cl2F6N4O4化学名称: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ρ-甲苯胺。
氟啶胺是线粒体氧化磷酷化解偶联剂。通过抑制孢予萌发、菌丝突破、生长和孢子形成而抑制所有阶段的感染过程。氟啶胺的杀菌谱很广,其效果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例如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菌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茵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
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分子式为C14H8Cl3F3N2O,化学名称:2,6-二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甲基}苯甲酰胺。
氟啶酰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此外对水稻稻瘟病、灰霉病、白粉病亦有较好的防效。
丁吡吗啉与氟啶胺或氟啶酰菌胺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防止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产生速度,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与氟啶胺或氟啶酰菌胺重量比为10∶1~1∶1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与氟啶胺或氟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8∶1~1∶4。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与氟啶胺或氟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6∶1~1∶2。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丁吡吗啉与氟啶胺或氟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4∶1~1∶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助剂、溶剂或填料,可以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1~90%,优选为10~80%。
所述的助剂有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抗冻剂、增稠剂、乳化剂等。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粘结剂选自:硅藻土、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1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葫芦巴碱的提取工艺
- 下一篇:用蛋白质发泡法制备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