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锤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663.7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璟;潘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R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使用的安全设备,特别是一种安全锤。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客车车窗玻璃较大,一方面可以扩大乘客视野,另一方面在客车遇到危急情况车门打不开的时候可以作为逃生出口使用。为了能够在必要时候击碎车窗玻璃,在客车内部配置有安全锤。现有的安全锤为金属柱状物,两端具有尖头或扁平头,中部设置有锤柄。在安全锤的使用过程中,如使用者为女性、老人、儿童、残疾人或受伤者等力量较小的人员,则可能无法有足够的力量使用现有安全锤击碎较为厚重的车窗玻璃。由于客车内空间范围的限制,安全锤的体积不能过大、锤柄不能过长。因此,安全锤体积不能过大与使用效果不好相冲突的技术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有人曾经设想使用射钉枪类装置设计安全锤,但射钉枪类装置需要安装子弹,使用不便,且危险性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使用较小力量即可击碎车窗玻璃的安全锤,本发明的安全锤仅凭借使用者自身的物理能量而不借助火药等化学能。
由于安全锤体积受到限制,因此在使用中使用者难以充分发力。这就需要将一部分能量预先储存在安全锤内部,在锤击车窗玻璃过程中与锤击力形成合力。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安全锤包括有锤头1、锤体2、主弹簧6、锤尾8、扳机11和锤柄13。锤头1为具有尖端的硬质合金,锤尾8为较为厚重的金属块,锤体2为金属桶状物,两端封闭并开有通孔。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手持锤柄13,向后牵拉锤尾8,直至锤体2内发出“咔哒”一声,此时锤头1缩入锤体2中并被卡住,主弹簧6受到最大限度的压缩。挥动锤柄13锤击玻璃,此时扳机11被触发,主弹簧6伸长,推动锤头1击打车窗玻璃表面,并与挥动锤柄13产生的冲击力形成合力,将车窗玻璃击碎。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安全锤结构比较简单,能够用使用者自身的物理能量,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轻易击碎较为厚重的车窗玻璃,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效果突出的特点,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扳机和下笋突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安全锤具有锤头1、锤体2、支撑杆3、固定盘4、锤面5、主弹簧6、外套管7、锤尾8、上笋突9、固定弹簧10、扳机11、下笋突12、锤柄13、固定销14、支撑弹簧15和通孔16。其中锤头1为具有尖端的硬质合金,锤体2为金属桶状物,两端封闭并开有通孔。固定盘4为较为厚重的金属圆盘状物,锤尾8为较为厚重的金属块,固定销14的作用在于保证外套管7能够沿锤体2前后滑动而不从锤体2上脱落,支撑弹簧15的作用在于保持锤面5与锤体2前端表面具有一定间隙。锤面5和锤体2的前端开有通孔16以便于锤头1伸缩。
请参照图2,下笋突12中间开有固定孔18,尾部开有弹簧固定孔17。弹簧10一端穿过弹簧固定孔17固定在下笋突12尾部,另一端固定在锤体2内壁上。下笋突12由固定孔18固定在锤体2内壁上。扳机11后移,即可导致下笋突12前端下移。
图1展示的状态为本发明的安全锤使用前的状态。此时锤头1伸出在锤面5和锤体2前端表面的通孔16之外。锤体2起主体支撑作用,支撑杆3支撑锤头1、固定盘4和锤尾8,并将此三个部件连为一体。支撑杆3穿过锤体2后端的通孔并连接锤尾8。固定盘4的外缘与锤体2内表面滑动接触,能够保持锤头1在通孔16中准确伸缩。锤面5为金属板,锤面5外缘与外套管7紧密连接。主弹簧6处于伸展状态。外套管7由固定销14固定在锤体2上并能够前后滑动而不脱落。上笋突9固定在支撑杆3上,下笋突12前端由固定弹簧10提供弹力保持在直立位置。锤柄13紧密固定在锤体2上,外套管7在锤柄13穿过的位置开有相应的孔或槽。固定销14采用在锤体2上开有一个带有螺纹的孔,在外套管7上相应位置开有一个槽,并穿过外套管7上的槽将一枚螺丝拧入锤体2上带有螺纹的孔中的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一只手持锤柄13,用另外一只手将锤尾8向后拉动。此时主弹簧6被压缩,锤头1、支撑杆3、固定盘4、锤尾8、上笋突9均向后移动。当上笋突9碰到下笋突12前端时,由于压力作用抵抗了固定弹簧10的弹力,下笋突12前端向下移动,使上笋突9越过下笋突12前端并卡住。此时下笋突12会发出“咔哒”一声,安全锤主弹簧6压缩过程结束。
使用者手持锤柄13挥动安全锤,用锤面5敲击客车玻璃。此时锤面5受到压力,该压力将抵抗支撑弹簧15的弹力,使锤面5带动外套管7向后与锤体2发生相对移动,由于固定销14的作用,使用过程中外套管7能够沿锤体2前后滑动但不会脱落。外套管7的后缘将压迫扳机11使扳机11后移,并带动下笋突12前端下移。下移的下笋突12前端失去对上笋突9的固定作用,于是锤头1、固定盘4、支撑杆3、锤尾8、上笋突9将在主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向前方弹出,并穿过通孔16打击在客车玻璃表面。较重的固定盘4与锤尾8的惯性力将与使用者挥动安全锤的冲力形成合力,并通过锤头1作用在玻璃表面,将客车玻璃轻易击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