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4948.8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虹;黄永生;张永和;赵宏岩;邱智东;王之光;黄晓巍;高陆;陈声武;董金香;郭家娟;欧喜燕;周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9/10;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117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是世界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统计数字预示,到2020年为止,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有可能达到400万。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虽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很快。预示中国冠心病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冠心病病人得到更有效的治疗,降低其死亡率,这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基于任继学教授创立“先天伏寒”病因学说,黄永生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总结提出了冠心病从伏寒诊治的新理论,并创立了相应的治法和方药,为临床上从“先天伏寒”角度治疗冠心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目前研究表明具有先天伏寒特征的冠心病病例约占冠心病病例的26%,每4个冠心病病人中就有1个这类病人,临床对于治疗药物的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冠心病患者存在着顽固性的足凉或手足凉症状等先天伏寒特征,通过追问病史,发现这些患者在漫长的病程中都存在着相似的规律性:女患者14岁左右从月经来潮即有痛经,足凉或手足凉;男患者从16岁左右出现足凉或手足凉,少腹疼痛或遗尿;至女35岁或男40岁前,即出现胃疼、胃胀、纳呆、恶冷食或泛酸、嗳气;至女49岁或男64岁后即出现各种不同疾病的表现。其发病规律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生、长、壮、老、已过程中女子以七为基数,男子以八为基数规律性变化的时间点相吻合。
对于“先天伏寒”这一具体证候而言,患者最为直观的外在表现为足凉或手足凉,疲乏,气短,口干,心烦,善太息,胁肋胀满,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隐青,脉沉弱等等症状和体征,可以认为这些症状和体征就是构成我们判断证候的最基本依据-象。这些具体的象有着不同的内在联系,可以组合为不同的证素,如气短、疲乏、脉虚组合成为气虚证素;善太息、胀痛、脉弦可组合成气滞证素;口干、心烦、便秘表现为热性的证素;而足凉或手足凉则表现为寒性的证素。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提示其靶位在肾,而大便溏薄提示其靶位在脾,胁肋胀痛则提示其靶位在肝。这些象的组合提示不同的证素或证素靶位。同时在患者从二七、二八到五七、五八再到七七、八八、从亚健康状态到临床各种疾病出现的漫长动态过程中,后天环境和社会等因素都会对证候产生影响,伏寒可以引发气滞、伏痰、伏瘀等逐渐产生,同样会出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的象,组合成为气滞、痰、瘀等证素。这些证素在不同时点可组合成不同的候,随着时空的发展发生动态变化。在这其中,气(阳)虚气滞,寒热错杂的证素组合形式逐渐形成并稳定出现,导师将这组证素组合成的候称为“先天伏寒”证候。因而,具体到患者就医的这一时点可表现为“先天伏寒证兼有血瘀证”、“先天伏寒兼有痰瘀证”等等不同的证候,也即是刘保延等提到的只有病“证”的结合才能真正呈现出证候“动态时空”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4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