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硅基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008.X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祖小涛;李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半导体 纳米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硅基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半导体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
步骤2:制备氧化硅溶胶;
步骤3:将步骤1所得半导体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到步骤2所得的氧化硅溶胶中,得到氧化硅和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复合溶胶;所述半导体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加入量以质量百分比记,为半导体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与氧化硅溶胶中氧化硅质量之和的1%~75%;
步骤4:采用旋涂法或者提拉法镀膜工艺,在衬底基片上制备步骤3所得复合溶胶的薄膜;
步骤5:后处理;将步骤4所得的复合溶胶薄膜在60~110℃下烘干,即得氧化硅基半导体纳米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硅基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水热晶化法所制备的半导体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包括所有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无机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硅基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制备氧化硅溶胶时,以硅酸钠或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将硅源溶于无水乙醇,得到硅源的乙醇溶液;然后将盐酸的乙醇溶液和硅源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直至得到透明的氧化硅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硅基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制备氧化硅和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复合溶胶时,采用超声分散加搅拌的方式,将步骤1所得半导体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到步骤2所得的氧化硅溶胶中;其中搅拌时间为0.5~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硅基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制备复合溶胶薄膜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多层镀膜,以得到需要的薄膜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硅基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镀制多层膜时,步骤4和步骤5交替进行,不同层数的薄膜采用相同的后处理工艺条件;或在不同气氛、不同温度下进行后处理,以提高薄膜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0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