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6037.4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柏峰;周永达;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永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乙酸 盐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化学反应:
步骤1)制备式(II)所示的1,7-二对硝基苯磺酸酯-4-庚酮作为原料,与氯化铵、氨气反应生成式(III)所示的双稠吡咯啶氯酸盐;
步骤2)所述双稠吡咯啶氯酸盐与氰基乙酸钠反应生成式(IV)所示的双稠吡咯啶-9-乙氰;
步骤3)所述双稠吡咯啶-9-乙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式(I)所示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01)制备1,7-二对硝基苯磺酸酯-4-庚酮;
102)向装有低温循环装置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浓氨水和氯化铵,冷却反应体系,然后加入所述1,7-二对硝基苯磺酸酯-4-庚酮,再通入氨气;
103)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及压强,反应10-20个小时;
104)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洗涤残余固体物,抽滤,得淡黄色粗品,再用有机溶剂混合液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双稠吡咯啶氯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混合液为异丙醇和甲醇的混合液,所述异丙醇与所述甲醇的混合液的体积比为3-4∶1。
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氨水的用量是所述1,7-二对硝基苯磺酸酯-4-庚酮质量的1-1.5倍。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3中所述的压强为5-10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201)将上一步反应制得的双稠吡咯啶氯酸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然后再依次加入1,4-二氧六环和氰基乙酸钠;
202)机械搅拌使充分溶解,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2-4个小时;
203)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反应基本完全后,抽滤,旋干得粗品双稠吡咯啶-9-乙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稠吡咯啶氯酸盐与所述氰基乙酸钠的当量比是1∶1-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4-二氧六环的用量为所述双稠吡咯啶氯酸盐的4-6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301)将所述双稠吡咯啶-9-乙氰溶解于浓盐酸中,加热使之水解;
302)用固体氢氧化钠将反应体系调至pH=7.5-8.5,减压除去溶剂,再加入异丙醇搅拌,过滤除去析出的盐,然后加入活性碳,加热回流,静置冷却,抽滤,通入干燥的HCl气体,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最后离心干燥后得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稠吡咯啶-9-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30%-36%,用量为所述双稠吡咯啶-9-乙氰质量的3-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永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永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0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