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5402.1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彭代银;陈卫东;王效山;李庆林;陈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代银;陈卫东;王效山;李庆林;陈延杰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9/10;A61K31/35;A61K47/24;A61K47/28;A61K47/34;A61K47/4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藤黄 固体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新藤黄酸,可药用的磷脂,表面活性剂和脂质材料,各成分重量比如下:
新藤黄酸 1~20份
磷脂 3~100份
脂质材料 5~100份
表面活性剂 1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单位为重量份的组分:
新藤黄酸 1~10份
磷脂 10~70份
脂质材料 10~80份
表面活性剂 20~1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单位为重量份的组分:
新藤黄酸 1~5份
磷脂 30~50份
脂质材料 40~50份
表面活性剂 30~8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
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大豆脑磷脂、大豆肌醇磷脂、二月桂酰磷脂酰胆碱、二亚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酸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豆蔻酰磷脂酰胆碱或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
脂质材料选自:甘油脂类,其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单棕榈酸甘油酯、双棕榈酸甘油酯、三棕榈酸甘油酯、单二十一酸甘油酯、双二十一酸甘油酯、三二十一酸甘油酯、三月桂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脂肪酸类,其包括硬脂酸、棕榈酸、二十二碳烷酸、癸酸及其混合物;类固醇类,其包括胆固醇;蜡脂类,其包括鲸蜡醇棕榈酸酯、鲸蜡醇十六酸酯、微晶石蜡及其混合物,
表面活性剂选自:磷脂类,其包括卵磷脂、卵黄磷脂及其混合物;胆酸盐类,其包括胆酸盐、甘胆酸钠、牛黄胆酸钠及其混合物;脱氧胆酸盐类,其包括自脱氧胆酸钠、去氧牛黄胆酸钠及其混合物;短链醇类,其包括丁醇、丁酸、甘油、异丙醇;泊洛沙姆类,其包括泊洛沙姆108、182、188、407、908;聚山梨醇酯, 其包括吐温-80、85、65、6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粒径在0~1000nm之间。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5种制备方法:
1)乳化-沉淀法制备,称取一定量新藤黄酸、载体材料溶于一定量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中,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进行乳化,然后蒸去有机溶剂,即可得到固体脂质纳米粒分散体系;
2)微乳法制备,将载体熔融,加入新藤黄酸、表面活性剂和温水制成外观透明、热力学稳定的O/W型微乳,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微乳分散于冷水中即可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分散体系;
3)热高压乳匀法制备,即将载体材料熔化,将新藤黄酸溶解于或均匀分散于熔融液中,然后将该熔融液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分散于温度相近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粗分散体,粗分散体经高压乳匀冷却结晶后,即得;
4)冷高压乳匀法制备,即将载体材料与新藤黄酸共融并充分混合后,在液氮等介质中迅速冷却,经机械搅拌研磨,得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微粒在高速搅拌下混入冷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到初乳,再于室温下以更高压力通过高压乳匀机5个循环以上就得到固体脂质纳米粒分散体系;
5)超声法制备,称取一定量的新藤黄酸,载体材料于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中,在旋转蒸发仪上减压蒸干成膜,加入一定量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超声即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分散体系;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氯仿、乙醇、乙醚、甲醇、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法4)或5)中高压乳匀压力为100~2000Pa,高压乳匀次数在2次以上,其步骤是,将10mg新藤黄酸和100mg单硬脂酸溶于氯仿中,200mg卵磷脂以少量乙醇溶解,两部分再混合,构成有机相,将300mg泊洛沙姆-188和2ml丙三醇溶于注射用水中,构成水相。将70-80℃有机相缓慢滴入同温度的水相中,恒温搅拌至形成透明体系,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浓缩后的体系快速混于0-2℃的水相中搅拌降温2小时,即得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用微孔滤膜过滤除去大粒子, 4℃密封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代银;陈卫东;王效山;李庆林;陈延杰,未经彭代银;陈卫东;王效山;李庆林;陈延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4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发孩子学习素质的教学及学习用具
- 下一篇:不同颜色吸热能力对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