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稻米胶稠度调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207.1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洋;顾铭洪;钱前;田志喜;刘巧泉;严长杰;刘贵富;王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稻米 稠度 调控 基因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稻米胶稠度调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培育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是育种学家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杂交稻技术的利用,我国在水稻生产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由于过去一直把如何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放在第一位,所以水稻育种工作的重点大部分集中于水稻高产新品种的培育上,从而导致优质稻米的育种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高产的杂交稻品质普遍偏差。
导致稻米品质改良进展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遗传上的复杂性和传统研究手段的局限性。稻米的品质性状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等诸多方面。其中稻米蒸煮品质是评价稻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蒸煮品质是指稻米在蒸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由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胶稠度(Gel Consistency,GC)、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三个理化指标来评价。不同稻米品种的稻米品质变化范围很大,即使是在同一杂交组合后代中不同个体也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稻米品质不仅仅受到单个基因的控制,可能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调控。GC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品质性状,各品种的差异较大,遗传基础比较复杂,所以研究进展一直较慢,并且各实验室对GC的QTL分析结果很不一致。导致稻米品质改良进展较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传统育种手段的局限性。传统育种方法主要是对有利目标性状进行定向选择和固定,培育出优良新品种,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黎志康.我国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的策略.分子植物育种2005,3,603-608)。并且,个体选择的方法是对符合育种目标的农艺性状进行直接选择,即选择的是个体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由于基因间存在一因多效、多因一效、调控基因以及修饰基因等的作用,个体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通过田间表型性状进行个体选择的准确性较差。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MAS的核心是把常规育种中的表型选择转化为基因型选择,它直接反映了DNA的序列差异,不受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可靠性强,并且不受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冯建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3-47.)。但迄今可直接应用于GC育种的分子标记很少,如果能将阐明的控制稻米GC的各个基因的遗传变异转化为可操作的分子标记,结合MAS应用于稻米品质育种工作中,必将有效推进稻米品质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水稻稻米胶稠度调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鉴别具有不同稻米胶稠度的水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待测水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WxM1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如果得到252bp的DNA片段,待测水稻的基因型为I型或II型,如果得到275bp的DNA片段,待测水稻的基因型为III型;以水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WxM2引物对进行PCR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Nhe I酶切PCR扩增产物,如果得到1018bp的DNA片段,待测水稻的基因型为I型或III型,如果得到644bp和374bp的DNA片段,待测水稻的基因型为II型;基因型为III型的水稻的稻米胶稠度高于基因型为I型的水稻的稻米胶稠度,基因型为I型的水稻的稻米胶稠度高于基因型为II型的水稻的稻米胶稠度;所述WxM1引物对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和序列2所示DNA组成;所述WxM2引物对由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4所示DNA组成。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专用引物,包括WxM1引物对和WxM2引物对;所述WxM1引物对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和序列2所示DNA组成;所述WxM2引物对由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4所示DNA组成。
所述专用引物具体可由所述WxM1引物对和所述WxM2引物对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风化隔热保护材料
- 下一篇:光伏玻璃表面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