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膜制作装置及导光膜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8159.0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9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雍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B32B27/08;B32B37/15;B32B38/06;B32B3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膜 制作 装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膜制作装置及一种导光膜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下,导光膜较为成熟的制作工艺通常包括以卷带式生产工艺(roll toroll,RTR)输送基板;将设有多个通孔的模板盖于该基板,向该通孔内印刷油墨,填满该通孔;光固化该油墨,于该基板表面形成网点;自基板表面移走该模板;于该基板另一表面涂覆导光膜;将形成有多个凹槽的模板压至该导光膜,形成多个凸起;光固化该凸起;移走模板。
然而,该模板的通孔内易残留已固化油墨,自该模板移走后每次均需花时间清洗,以免下次使用该模板时填入的油墨不足,造成后续制得的网点尺寸小于预定值。另,模板与滚轮分开设置,需花时间将模板盖于该基板,并于完成网点及凸起制作后需花时间移走模板。如此,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提供一种导光膜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一种导光膜制作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两涂覆装置、压印滚轮组、两光固化装置、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该压印滚轮组设于该第一输送轮与第二输送轮之间,且包括第一滚轮及与该第一滚轮相对的第二滚轮。该两涂覆装置相对地设于该第一输送轮与该压印滚轮组之间。该两光固化装置相对地设于该该压印滚轮组与该第二输送轮之间。该第一模板设有第一转印图案,该第二模板设有第二转印图案,该第一模板及该第二模板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滚轮的周面及第二滚轮的周面。
一种导光膜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材及前述导光膜制作装置,利用该第一输送轮将该基材输送至该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并于此输送过程中采用该两涂覆装置于该基材相背两表面分别形成第一涂覆层及第二涂覆层;利用该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同时分别滚压该第一涂覆层及第二涂覆层,由此于该第一涂覆层及第二涂覆层内分别形成与第一转印图案对应的第一图案及与第二转印图案对应的第二图案;利用该两固化装置固化该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利用该第二输送轮输出该基材。
该导光膜制作装置直接将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分别环绕固定于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采用该导光膜制作装置可于输料同时一次性压印形成与该第一转印图案对应的第一图案及与该第二转印图案对应的第二图案,节省大量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方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光膜制作装置制作导光膜的示意图,该导光膜制作装置包括第一模板。
图2为图1所示第一模板的展开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导光膜制作装置 100
第一输送轮 10
第二输送轮 20
压印滚轮组 90
第一滚轮 30
第二滚轮 40
第一周面 31
第二周面 41
第一模板 50
第一转印图案 51
第二模板 60
第二转印图案 61
涂覆装置 70
光固化装置 80
基板 15
第一涂覆层 25
第二涂覆层 35
第二图案 55
第一图案 45
导光膜 6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导光膜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技术方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光膜制作装置100包括第一输送轮10、第二输送轮20、压印滚轮组90、第一模板50、第二模板60、两涂覆装置70及两固化装置80。
第一输送轮10与第二输送轮20用于配合地成卷输送基材及后续制作的导光膜。压印滚轮组90设于第一输送轮10与第二输送轮20之间。压印滚轮组90包括第一滚轮30及与该第一滚轮30相对的第二滚轮40。第一滚轮30具有第一周面31,第二滚轮40具有第二周面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8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