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6649.0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4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震;黄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8 | 分类号: | C09K11/78;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苏爱华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荧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白光LED是继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之后的第四代照明电光源,被称为21世纪绿色光源,具有绿色环保、寿命超长、高效节能、抗恶劣环境、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工作电压低及安全性好的特点。LED固态光源替代传统照明光源是大势所趋。
目前白光LED发出白光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荧光粉转换法。已商业化的白光LED是发射兰光(460nm)的InGaN管芯与发射黄光的YAG:Ce组成的。该方式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存在着显色性差、色温偏高、缺少红色成分的缺点。因此,利用这种方案实现5000K以下的低色温、Ra>80高显色指数,高亮度的暖白光LED较难,需要加入可被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来改善性能。研发可被蓝光更有效激发的,光子转换效率更高的荧光粉难度较大。LED的光色会变得更加柔和或鲜艳,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各色的荧光粉在白光和彩色LED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彩色LED上的应用还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白光LED用的商用红色荧光粉局限于氮化物、氧氮化物和硫化物基材,存在制备复杂、成本较高、服役稳定性差等特点。甚至,YAG:Ce黄粉在80℃下会有20%的发光强度衰减。开发具有良好发光特性、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的新型高性能红色LED荧光粉,迫在眉睫。
新荧光粉的优秀基质材料至关重要,必须满足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合适的禁带宽度和晶体结构、以及低的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寻找良好的基质材料进而制备发光性能优异的LED用荧光材料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用于由兰色或近紫外发光二极管激发的用于白光LED照明的红色荧光粉材料Ln2M2O7:Eu(Ln=La、Gd、Y;M=Ti、Zr、Hf)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激发的红色荧光粉,该材料的化学式可以表达为Ln2-xM2O7:xEu,并符合如下条件:Ln为La、Gd、Y的一种或组合,M为Ti、Zr、Hf的一种或组合,其中,Ln=La2-x-y-zGdyYz(0≤y+z≤2-x,x为Eu的掺杂量)和M=Ti2-x-yZrxHfy(0≤x+y≤2);Eu为发光中心,掺杂位于Ln位,掺杂值x=0.02-1.0,最佳x范围0.3-0.5。该LED激发的新型红色荧光材料,在兰光芯片(455-465nm)或近紫外光芯片(380-395nm)激发下,发射出为570-640nm之间的荧光,红色荧光在于600-620nm之间。
LED激发的红色荧光粉Ln2-xM2O7:xEu(Ln=La、Gd、Y;M=Ti、Zr、Hf)的制备方法采用固相反应。首先按Ln2-xM2O7:xEu化学组成配比选用适量原料进行配料,采取球磨混料,使混料细化并充分混和;然后将球磨后的混料装入刚玉坩埚或其它容器中,在炉内进行预烧,温度为500~1000℃,时间为0~48h;所得粉体研磨后在800~1500℃再次进行烧制,反应时间为12~96h,此过程可重复进行;所制备的荧光粉体球磨、细化和筛分,即得到红色荧光材料。
本发明采用的含Ln和Eu的原料为氧化物、金属粉体、硝酸盐、醋酸盐;含M的原料为氧化物、金属粉体、氧硫酸盐。
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Ln2M2O7材料通过稀土Eu3+掺杂获得由兰色LED激发的高亮度红光,在Ln位的掺杂浓度可以高达40mol%,而且没有引起荧光淬灭,掺杂浓度远远超过常见荧光粉最佳值(通常低于5~10%)。该荧光材料的基质具有3eV以上的带隙,总体荧光粉体表颜色为白色的,在兰光激发下呈现红色,在浓酸下很稳定,可以克服YAG:Ce黄粉在高温度(50-80℃)下具有衰减的特性。
本发明的材料可用于白光LED及相关显示、照明器件。本发明的设计思路独特,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材料的化学性质稳定,发光性能优异,是理想的白光LED用荧光粉候选材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安全刹车弹
- 下一篇:轻质生态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