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电阻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0233.8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9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强;匡训沖;刘铭棋;喻中一;赵治平;亚历山大·卡尼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7/075 | 分类号: | H01C17/075;H01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高雪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电阻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路中薄膜电阻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设计工程师包括对集成电路(IC)中薄膜电阻器(TFR)的设计。在设计阶段控制的参数包括薄膜电阻器(TFR)的片电阻与电阻温度系数(TCR)。电阻温度系数(TCR)为每单位温度变化,片电阻变化的情形。
由于后沉积层的工艺温度会影响前沉积层的片电阻(sheet resistance)与电阻温度系数(TCR),因此,控制集成电路(IC)不同层上薄膜电阻器(TFR)的片电阻与电阻温度系数(TCR)是复杂的。
改善的薄膜电阻器整合方法是令人期待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薄膜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一掺杂区于一半导体基板中;形成一介电层于该基板上;形成一薄膜电阻器于该介电层上;形成一接触孔于该介电层中,使得该接触孔露出该掺杂区;形成一导电垫层于该接触孔的侧壁;以及同时对该薄膜电阻器与该导电垫层实施一快速热回火。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薄膜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一掺杂区于一半导体基板中;形成一介电层于该基板上;形成一薄膜电阻器于该介电层上;形成一接触孔于该介电层中,其中该接触孔露出一部分的该掺杂区;以及于形成该接触孔之后,对该薄膜电阻器实施一快速热回火。
本发明可减少工艺时间,且经调整后的薄膜电阻器(TFR)特性不会因后续第二次的回火步骤而受影响。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图1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包括至少一薄膜电阻器(TFR)的集成电路(IC)的形成方法。
图2A~图2B揭示三个步骤,其可取代部分图1A~图1I所示的方法。
图3A~图3C揭示形成薄膜电阻器(TFR)的步骤,其可取代图1A~图1I或图2A~图2B的方法。
图4A~图4C揭示另一形成薄膜电阻器(TFR)的步骤,其可取代图1A~图1I或图2A~图2B的方法。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集成电路;
110、210、310、410~(半导体)基板;
112、212~掺杂区;
120、220、185、285、320、420~第一层(层间介电层)(内连线层);
130、180、230、280、470a、470b~氧化层;
140、240~电阻器材料层(电阻膜层)(电阻层)(铬化硅层);
140b~薄膜电阻器主体;
142、242~电阻器(薄膜电阻器);
150~覆盖层;
150a、150b、160a、160b、250a、250b、260a、260b~接触端;
160、330a、330b、430a、430b~导电层(钨层);
170~第一光致抗蚀剂层;
171a、171b~电阻掩模;
190、290~导电垫层;
191、291~快速热回火步骤;
192、292、196a、196b、196c~接触孔;
193、293~导电插栓(钨插栓);
194、294a、294b~导电接触端;
195~金属间介电层;
198a、198b、198c~接触端;
340a、340b、440a、440b~铜铝层;
350a、350b、450a、450b~(氮化钛、氮化钽、钨化钛或钨化钽)导电层;
360、480~坦覆层(电阻器材料);
360a、360b、460a、460b~(图案化)光致抗蚀剂掩模;
361、481~金属电阻器;
361b、481b~金属电阻器底部;
370~第二掩模(光致抗蚀剂材料平坦层)(光致抗蚀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图1I显示一整合方法的一第一实施例,包括于一集成电路(IC)100中制作一薄膜电阻器142。图1A~图1I的实施例包括使用一单一热处理(回火步骤),以调整一薄膜电阻器(TFR)的参数(电阻温度系数(TCR)与片电阻)以及对一接触垫(阻障)层进行回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0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蚀刻方法及蚀刻处理装置
- 下一篇:热敏电阻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