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5862.1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丰;侯琳熙;叶剑;李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3 | 分类号: | C25B11/03;C25B1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和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以氧化锡锑纳米(以下简称ATO)薄膜作为电极材料的大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电催化研究中,导电金属氧化物电极具有特殊的地位,被称为形稳阳极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DSA电极不仅克服了铂电极费用高,石墨和铅基合金电极耐蚀性差、电催化性能低、电力消耗大等的缺点,而且还为电催化电极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研究发现,以Sb掺杂SnO2涂层的DSA电极,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例如,以金属钛为支撑体的SnO2电极已经被国内外很多学者用做阳极,研究有机物的电氧化降解。如专利号200610010184.5,稀土掺杂钛基SnO2电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DSA电极,采用稀土掺杂,由钛基体和稀土掺杂SnO2涂层构成,其中稀土掺杂SnO2涂层中Sn、稀土、Sb的摩尔比为75~99.8∶0.1~10∶0.1~15,其制备方法为:钛电极依次经过打磨、碱洗、酸洗后,通过采用分层浸渍,梯度升温热处理,实现了梯度功能膜的组装,使得该电极即具有较高的氧析出电位,从而具有较强的有机物降解能力,且组分稳定,不会发生溶出现象。电催化氧化法用于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具有很好的效果,与其它方法相比有其独特优势,例如直接电解处理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专用设备,不需要使用其它的化学药剂,既降低成本,又不会引起二次污染。然而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现有的DSA电极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成本过高,难于大规模制备;涂层电极的电流效率低,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电极稳定性差(电极表面活性层易脱落,电极使用寿命短),因此围绕电极的材料科学问题,包括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制备方法等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有待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电极材料和电催化材料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导电性能良好、性能稳定的大孔电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孔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电极是由大孔径的三维SiO2超薄膜基体和掺杂锑的二氧化锡薄膜构成,其中ATO的含量在50~85wt%范围,所述二氧化锡以纳米超薄膜的形式覆于三维SiO2超薄膜表面,其中导电薄膜中锡与锑的原子比例为14∶1~9∶1,所述的大孔的孔径范围在100nm至2μ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三维超薄结构SiO2的孔隙率为50%~95%,比表面积为100~140m2g-1,ATO薄膜的厚度为10~50纳米,大孔电极的的比表面积为65~120m2g-1。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三维骨架聚合物模板的制备:将质量比为1∶4~4∶1的环氧树脂和聚乙二醇混合并且加热到40~90℃,搅拌5~15分钟成透明溶液后,迅速加入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2~1∶10的多胺液体,搅拌均匀后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定型,保持定型温度在40~90℃中1~10小时后形成白色的固状聚合物共混物,用纯水浸泡2~20小时后完全除去聚乙二醇相,留下三维骨架结构的环氧树脂,在室温下自然干燥1~5天;
2)三维SiO2超薄膜的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三维骨架结构的环氧树脂在正硅酸四乙酯中浸泡1~5小时,在氨水气氛中在30~60℃中暴露10~20小时后形成SiO2/环氧树脂复合物,干燥1~5小时以除去生成的乙醇和吸附的氨水,在马弗炉中以5~10℃的升温速率升至600~900℃,保持10~60分钟即可得到三维SiO2超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5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不倒板八面攻直横两用一体乒乓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