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清洁组合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5107.3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清洁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卫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道路清洁的组合刷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道路清洁,为市民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清扫马路是环卫工作每天必做的工作,最初清扫马路是利用人力,手工使用扫帚、推车等工具,这种方式效率低、耗时长,且需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后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清洁车,其是在车体前部装设盆底刷,此种盆底刷为圆盘状,且可绕轴心旋转,此种机械装置虽然可将环卫工人从繁重的清洁工作中解放出来,但其传动装置复杂,清扫力度有限,而且清扫面积和清扫角度受到限制,若要扩大清扫面积,必须更新设备,增加盆底刷的面积,对应也要对清洁车结构进行改动,非常麻烦,且成本较高。
为了克服前述盆底刷的不足,又出现一种新型的清洁刷,其是在车体前部设一水平轴,并在该水平轴上套设若干刷体,而各刷体的表面呈放射状排布有刷毛,清扫时驱动刷体以水平轴为轴心转动,以清除底面的垃圾。这种结构传动简单,并可通过增加刷体的数量而增大清扫面积,实现容易,并可容易调整清扫角度,然而,此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若要达到良好的清扫效果,必须增加刷体表面刷毛的排布密度,这就势必增大制作成本,同时过多的刷毛也会增加清洁刷的重量,对车体的动力要求也相应提高,从而提高使用成本。
鉴于前述多种清扫装置均存在着不足,本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并试图进行结构改进,终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清洁组合刷,其可减轻清洁刷的重量,并确保清扫干净。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道路清洁组合刷,包括若干单片刷,各单片刷均包括刷体和刷毛,刷体的横断面呈圆环状,而刷体的两侧呈波浪状,刷毛设于刷体外周表面,所有单片刷同轴异向地套设在清洁车的水平轴上。
上述单片刷的刷体表面开设有凹槽,刷毛即固定在该凹槽内。
上述组合刷的端部具有一侧刷,该侧刷包括刷体和刷毛,刷体为圆环状,且刷毛排布于刷体的表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将单片刷刷体的两侧设计为波浪状,使其由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空间结构,从而各单片刷也具有较高的立体空间占有度,在实际使用中,各单片刷上的刷毛相互配合,不会存在清扫真空地带,且相邻单片刷之间是按同轴异向的方式排列,因此可互为补充,从而在清扫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可减少刷毛的数量,减轻组合刷的质量,从而节省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设于水平轴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单片刷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侧刷的正视图;
图4是清洁车上水平轴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清洁组合刷,是由若干单片刷1组成(图中示出三个),所述单片刷1包括刷体11和刷毛12,其中,刷体11的横断面呈圆环状,且刷体11的两侧设计为波浪状(也即连续的S形),具体可参考图2所示,并在刷体1的外周表面沿垂直方向设有凹槽(图中未示)。
刷毛12的一端固定于前述刷体11外周表面的凹槽中,该刷毛12可为金属丝,也可为非金属丝,且为实现良好的清扫效果,所有刷毛12的外端部平齐,从而形成一圆形,以确保所有刷毛12均可与路面接触,起到清扫垃圾的作用。
另外,参考图3所示,在由单片刷1构成的组合刷端部还设有一侧刷2,该侧刷2也包含刷体21和刷毛22,其中,刷体21为圆环状,且表面光滑,也即与现有清洁刷的形态相同,刷体21的表面也开设有若干凹槽,且各凹槽的方向是垂直于刷体21该处的表面,而刷毛22的一端固定在该凹槽中,且所有刷毛22长度相同,使得整体外形呈圆形。
组装时,是将若干单片刷1依次同轴异向套设在清洁车的水平轴3上,如图4所示,所述水平轴3上间隔设有隔板31,并在所有隔板31的对应位置开设至少一个卡槽32(图1中示出三个),而水平轴3的两端则分别固定一端盖33,端盖33在对应卡槽32的位置开设固定孔34;首先将固定杆35对应隔板31上的卡槽32放置,并将该固定杆3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端盖33的固定孔34处,然后将所有单片刷1以同轴异向的方式套设并固定在固定杆35上,最后再将侧刷2固定于固定杆35上单片刷1的最外端,这样,实现组合刷与水平轴3的连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5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