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统能效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0559.2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甘中学;仵浩;汤青;李金来;方振雷;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孙宝海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能效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系统能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能效控制器和能效匹配站,所述能效控制器通过泛能网和所述能效匹配站连接;其中
所述能效控制器,用于监测和采集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信息,发送到所述能效匹配站;接收来自所述能效匹配站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转化、应用、储存、再生进行控制;
所述能效匹配站,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能效控制器的能量信息,基于能量模型对所述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循环过程进行全局优化控制,向所述能效控制器发送对应的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或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转换过程引入智能化能量,使得所述能量转换过程获得相对于输入能量的非线性放大的输出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能量转换过程中,通过所述智能化能量使系统处于临界状态,利用较小的输入能量使系统状态发生改变,从而释放较大的输出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系统非线性属性建立自催化机制,通过较小的输入能量触发连锁效应,从而释放巨大的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控制器包括:
智能控制器,用于对智能终端设备及装置实时监测及控制,向上传送监测信息,接收控制信息,对智能终端进行局部能效最优化;
智能优化器,用于对多个所述智能控制器进行横向融合,通过非线性控制,协调能源使用、优化能源组合,实现对区域能源系统的能效优化;
智能进化器,用于对多个所述智能优化器进行横向融合,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自协调、自修复、自寻优和判断决策能力,实现对城域能源系统的能效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模型为多变量的非线性矢量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控制器包括多种能量传感器、过程控制器和运动控制器;
其中,通过所述能量传感器监测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信息,发送到所述系统能效控制中心;所述过程控制器和运动控制器接收来自所述能效匹配站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转化、应用、储存和再生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匹配站包括一台或者多台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具有外部总线/传感器接口,用于与所述能量传感器、过程控制器或运动控制器进行通信;所述计算机设备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上层控制网络。
9.一种系统能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效匹配站通过泛能网接收来自多个能效控制单元的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信息;
所述能效匹配站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基于能量模型对所述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循环过程进行全局优化控制,发送对应的控制信息;
所述能效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循环过程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效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和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循环过程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
所述能效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能源生产环节、能源应用环节、能源再生环节或能源储存环节的能量转换过程引入智能化能量,使得所述能量转换过程获得相对于输入能量的非线性放大的输出能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能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能量转换过程中,通过所述智能化能量使系统处于临界状态,利用较小的输入能量使系统状态发生改变,从而释放较大的输出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05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入检修平台控制回路断电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轧管系统中的摆杆加工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