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6286.X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仓持大辅;横村光;出羽圭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二轮 吸附 配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作为目前的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公知的是将吸附罐以与发动机的吸气系统零件相邻接的方式设置的配置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的第1图~第3图,汽化器12经由吸气管11安装在发动机主体8的气缸部后部,在该汽化器12的后部连接吸气消音箱14,在该吸气消音箱14的下面安装有吸附罐21。
吸附罐21以长度方向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具备用于将蒸发燃料向吸气管11内排放的排放口23,该排放口23和吸气管11通过排气管26连接。
排气管26沿从吸附罐21侧延伸且沿车身框架1的大致上下延伸的车架和水平延伸的车架配设管路,与吸气管11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53971号公报
清除管26首先从设于吸附罐21端部的排放口23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接着,在吸气消音箱14侧面的侧方向上方延伸,因此清除管26与吸气消音箱14的侧面相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在车宽方向上难以紧凑化。
另外,由于吸附罐21配置在吸气消音箱14的下方,所以清除管26长,处理起来会复杂化,在成本、装配性方面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能够使车身紧凑化,同时能够缩短与吸附罐连接的配管。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在车架上安装发动机,在该发动机的后方配置燃料供给装置,在该燃料供给装置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和所述燃料供给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发动机及燃料供给装置的上方配置燃料箱,由吸附罐处理该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其特征在于,车架具备在发动机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部,连接管设于上下延伸部的侧方,吸附罐配置在连接管的下方。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上下延伸部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且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及连接管配置在上下延伸部的一方的侧方,吸附罐配置成平面看与连接管重合。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燃料供给装置配置在上下延伸部的前方,在上下延伸部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连接燃料箱和吸附罐的配管以通过连接管、上下延伸部之间的方式进行配置。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空气滤清器、燃料供给装置、连接管及吸附罐通过一体结构的侧罩覆盖车身侧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由于车架具备在发动机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部,连接管设于上下延伸部的侧方,吸附罐配置在连接管的下方,所以能够利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管下方的空间配置吸附罐,因此能够实现车身的紧凑化,并且能够接近燃料供给装置地配置吸附罐,因此能够缩短连接燃料供给装置和吸附罐的配管,实现轻量化。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由于上下延伸部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且燃料供给装置及连接管配置在上下延伸部的一方的侧方,吸附罐配置成平面看与连接管重合,所以吸附罐不向车宽方向较大突出,能够实现自动二轮车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由于燃料供给装置配置在上下延伸部的前方,在上下延伸部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所以能够抑制比连接管更大型的燃料供给装置及空气滤清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能够缩小自动二轮车的车宽。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由于连接燃料箱和吸附罐的配管以通过连接管、上下延伸部之间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缩短连接燃料箱和吸附罐的配管的长度,另外,通过连接管及上下延伸部能够对配管进行保护及引导。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通过集中配置空气滤清器、燃料供给装置、连接管及吸附罐,由此通过一体结构的侧罩覆盖车身侧方,因此不会增加零件数量而能够保护功能零件,并且能够提高自动二轮车的外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左侧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右侧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第一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第二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吸附罐配置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正面图。
符号说明
10 自动二轮车
11 车架
13c 上下延伸部(后部车架部)
25 燃料箱
27 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2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