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层色谱板以及使用其的薄层色谱与红外光谱的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8502.6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潘庆华;丁洁;王满满;刘溪;李晓佩;孙燕;来国桥;余江;周风山;翁诗甫;龚蓉烨;高学军;刘志国;武惠忠;张元福;魏永巨;刘翠格;李维红;杨展澜;徐怡庄;吴瑾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92 | 分类号: | G01N30/92;G01N30/93;G01N30/9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层 色谱 以及 使用 红外 光谱 联用 方法 | ||
1.一种薄层色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析板基板以及在层析板基板上 形成的吸附剂层,作为该层析板基板,使用无中红外吸收的基板或者中红外 光反射性基板,作为该吸附剂层,使用一种或多种选自中红外透光的难溶性 不吸水的无机金属盐的吸附剂所形成的吸附剂层,所述薄层色谱板用作红外 光谱检测的样品基板,所述吸附剂层的吸附剂量计为0.1g-1.5g吸附剂/4cm2层析板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层色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金属盐为氟 化物、碘化物、氯化物、溴化物或硫化物以及它们的复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层色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中红外吸收的 基板为硅晶片或氟化钡晶片,所述中红外光反射性基板为金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层色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为氟化钡、 氟化锶或氟化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层色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碘化物为碘化亚 铜或碘化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层色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银 或氯化亚铜。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层色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物为溴化银 或溴化亚铜。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层色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物为硫化锌、 硫化铜、硫化钼、硫化锡或硫化汞。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生产方法,其通过溶液沉降法 进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该吸附剂粉末悬浮于溶剂中制成悬浮液,和
(2)在防尘条件下,将在步骤(1)中所得的悬浮液在层析板基板上沉 降以在层析板基板上形成吸附剂层,直至溶剂挥发完全,得到薄层色谱板, 所述吸附剂层的吸附剂量计为0.1g-1.5g吸附剂/4cm2层析板基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使用的 溶剂为水;和/或在步骤(2)中,在通风的情况下进行沉降。
11.一种薄层色谱分离与红外光谱检测的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 薄层色谱的层析板,包括层析板基板以及在层析板基板上形成的吸附剂层, 作为该层析板基板,使用无中红外吸收的基板或者中红外光反射性基板,作 为该吸附剂层,使用一种或多种选自中红外透光的难溶性不吸水的无机金属 盐的吸附剂所形成的吸附剂层,所述薄层色谱板用作红外光谱检测的样品基 板,所述吸附剂层的吸附剂量计为0.1g-1.5g吸附剂/4cm2层析板基板,所述无 机金属盐为氟化物、碘化物、氯化物、溴化物或硫化物以及它们的复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层色谱分离与红外光谱检测的联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该无中红外吸收的基板为硅晶片或氟化钡晶片,该中红外光反射 性基板为金属。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层色谱分离与红外光谱检测的联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为氟化钡、氟化锶或氟化钙。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层色谱分离与红外光谱检测的联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碘化物为碘化亚铜或碘化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层色谱分离与红外光谱检测的联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银或氯化亚铜。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层色谱分离与红外光谱检测的联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溴化物为溴化银或溴化亚铜。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层色谱分离与红外光谱检测的联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物为硫化锌、硫化铜、硫化钼、硫化锡或硫化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5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