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制动力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6087.0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8/176 | 分类号: | B60T8/176;B60T8/171;B60T8/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杨献智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制动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力控制设备,车辆设置有制动装置, 该制动装置制动装配有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的驱动轮的旋转并基于制动器 下压量来调节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制动力的大小。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燃料消耗,可采取无级方式执行变速的无级变速器近来已 投入实际使用。无级变速器主要包括带式和牵引式(traction type),且 超环面式(toroidal type)为典型的牵引式。
在超环面式无级变速器中,两块盘片(在输入侧和输出侧处)彼此 平行布置且通过强力将多个动力辊夹持在盘片之间。当动力辊的倾斜角 度改变时,这两块盘片的旋转速比相应地改变,且与输入转速相关的输 出转速改变。换言之,速比改变。
相比之下,在绝大多数带式无级变速器中,使用金属带执行变速。 带式无级变速器通常由输入带轮、输出带轮和卷绕在带轮周围的一条金 属环形带构成。在带轮的外周上设置了宽度可变的槽。带被卷绕在位于 外周上的该槽内。
带轮中的槽的宽度是液压控制的。随着输入带轮中的槽的宽度增加, 带定位得更靠近输入带轮的中心。在此情形中,输出带轮的槽的宽度减 小且带定位得更靠近输出带轮的外侧。换言之,在此状态下,带在输入 带轮处具有小卷绕半径而在输出带轮处具有大卷绕半径。结果,从输入 轴输入到输入带轮的转速以降低的方式输出。
在输入带轮的槽的宽度减小的情况下,输出带轮的槽的宽度相应增 加。换言之,带在输入带轮处的卷绕半径增加而带在输出带轮处的卷绕 半径减小。因而,输入的转速增加且输出了减小的扭矩。
在其中带被插入带轮的槽中的状态下,用作压紧力的带夹持力将带 压靠在带轮上。结果,带和带轮由于它们之间的摩擦而一起移动。
在这种带式无级变速器中,带可相对于各带轮打滑。虽然可通过增 加带夹持力来抑制打滑,但带夹持力的增加也增加了保持夹持压力所需 的动力,增加了动力消耗,且导致了装置的磨损。因此,在常规的无级 变速器中,基于车辆的运转状态来调节带夹持力,从而改善燃料消耗, 同时抑制带打滑(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4-138199 (JP-A-2004-138199))。
然而,在特定车辆行驶模式中,当基于制动操作的制动力产生时过 大惯性扭矩可从驱动轮输入到无级变速器。这种事件可产生例如以下结 果。
我们假设车辆行驶在具有例如在结冰的道路上观察到的低摩擦力的 道路上且驾驶者由于驱动轮已打滑而执行突然的制动操作。因为驱动轮 的速度的下降由于制动操作而变得很大,所以在驱动轮的上游侧和无级 变速器的下游侧之间产生过大惯性扭矩。此外,在当驱动轮随着车辆行 驶且驱动轮暂时空转而与地面分离时制动踏板被踏上的情况下,紧接着 驱动轮的突然减速之后产生过大惯性扭矩。
无级变速器由在强度上低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其他装置的构件的部件 构成,也就是说,主要由金属带和带轮构成。因此,当安装有无级变速 器的车辆中产生前述过大惯性扭矩且该扭矩被传输到无级变速器时,金 属带可能损坏或断裂。此外,上述问题是参考带式无级变速器进行说明 的,在该带式无级变速器中,过大惯性扭矩从驱动轮传输到无级变速器。 然而,在牵引式无级变速器中,可考虑与盘片的曲面的变形相关的问题。 因此,可以说上述问题是两种类型的无级变速器所共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已考虑到上述问题的情况下作出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 制动力控制设备,其可抑制基于制动操作的制动力造成的过大扭矩传输 到无级变速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力控制设备,车 辆设置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制动装配有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的驱动轮的 旋转并且基于制动器的下压量来调节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制动力的大小, 该设备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当已估计到限制条件成立时设定制 动装置的制动力的上限值,限制条件为这样的条件:在该条件下出现过 大扭矩输入状态,过大扭矩输入状态为基于制动力的驱动轮的减速大于 容许极限速度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6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