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架宽体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4512.7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有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运(北京)立体快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3/00 | 分类号: | B61D13/00;B61D17/16;B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体 电车 及其 下车 装置 快速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车身底盘足够高和足够宽,可以在车身下面通行普通小汽车的高架宽体电车;以及用于乘客上下车的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一般有公共汽车、电车和地铁。公共汽车运行成本较低、行驶灵活,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噪音,是大多数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电车包括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具有零排放、噪音小等优点,但是其行驶路线受到限制。公共汽车和电车运行时需要占用大量道路资源。地铁的载客量大、行驶速度快,但是其投资及运行成本较大,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城市拥有。
现代城市由于增加的道路跟不上车辆增长的需求,以及公共交通工具难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经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大多数公共汽车和小汽车采用燃油发动机,行驶过程中产生废气和噪音,不仅造成石油资源紧张,而且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大量的碳排放也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申请人于2009年6月26日,提交了名称是“宽体高架电车”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号是200910040634.9,该专利申请主要提出将车辆架空和增宽,利用城市道路上方的空间作为运输平台,使小汽车等小型车辆可以在高架电车的车身下行驶,从而增大车辆以及道路的运输量,其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能有效缓解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困难局面。但是车辆的安全系统和乘客上下车装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电力驱动,车身底盘足够高和足够宽,能够在车身下面通行普通小汽车,并且车箱设有多个逃生门,乘客可以通过架空天桥从车身顶部进入车身内的高架宽体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高架宽体电车及其上下车装置和快速逃生装置,车辆包括车身、轮子、动力系统、驾驶系统和制动系统,车身包括车箱和底盘,车箱设在底盘上,底盘下方的两侧设有多个轮子,轮子通过支架与车身连接,所述底盘与地面的距离大于普通小汽车的高度,车身两侧支架或轮子之间的距离大于普通小汽车的宽度,使得普通小汽车可以从车身底盘下通过;
所述车身的顶部设有乘客上下车的出入口,出入口与车箱地板之间设有阶梯,出入口上设有盖板;
所述车辆的上下车装置包括架设在行驶道路上方的高架天桥,该天桥距离地面的高度与车身顶部的高度相当,天桥上设有与车身顶部出入口相适配的进出口,天桥两端设有与地面连接的阶梯或自动扶梯,使得乘客可以通过高架天桥从车身顶部出入车箱。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箱的侧面设有多个车门,车身顶部出入口的盖板包括翻转开关式盖板和水平移动式盖板;
所述车辆的上下车装置还包括设在车辆行驶道路两侧的站台,站台平面的高度与所述车门底面的高度相当;
或者,所述站台平面的高度与所述车身顶部的高度相当;
站台平面通过阶梯或自动扶梯与地面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箱的两侧由侧面板构成,车箱一侧或两侧的侧面板中设有多个活动板,活动板与车身之间设为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板可以相对车身打开从而构成快速逃生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下端通过铰链与车身连接,其上端与车身之间设为可以从车内推开或拆卸的活动连接,活动板与车身上端之间设有斜拉绳索,使得活动板打开后可以相对地面形成斜面;
或者;所述活动板的两侧设有伸缩支撑杆,活动板打开后支撑杆伸出并支撑地面,从而使活动板相对地面形成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内侧以及车箱上与活动板相应的位置设有多根扶手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身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车箱,相邻车箱之间通过活动连接装置连接;
所述车身前后两端的车箱内分别设有独立的动力系统和驾驶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源;
所述电源包括外接电源、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器;车身外侧设有电源接口或充电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箱内设有空调系统,车身外侧设有冷气或暖气输入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身的前面、后面以及车身底盘的下面分别设有雷达探测装置;
车身上设有声光报警器或显示器,车身的前面、后面或侧面设有LCD显示屏或LED显示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架天桥或站台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以及供电系统和充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运(北京)立体快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联运(北京)立体快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4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