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油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9672.8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大也;栗原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M105/40 | 分类号: | C10M105/40;C10M169/04;C10M145/14;C10N20/00;C10N20/02;C10N30/00;C10N30/06;C10N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低牵引系数、优异的节能性和高效率的润滑油组合物,该润滑油组合物适用于汽车的手动、自动或无级变速器,或工业齿轮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汽车和建筑或农业机械中节约能源,即,节省燃料已成为迫切需要,并且发动机、变速器、最终传动减速机、压缩机或油压动力装置的装置强烈需要节能。因此,这些系统中使用的润滑油需要比以前更多地降低搅拌阻力和摩擦阻力。
作为变速器和最终传动减速机装置的有效节能手段,可以提及降低润滑油的粘度。例如,汽车自动变速器或无级变速器具有转矩变换器、湿式离合器、齿轮轴承机构、油泵和油压控制系统,而手动变速器或最终传动减速机装置具有齿轮轴承机构。降低用于该变速器的润滑油的粘度可以降低转矩变换器、湿式离合器、齿轮轴承机构和油泵中的搅拌和摩擦阻力,因此增强动力传输效率,导致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改善。
然而,降低用于这些变速器的润滑油的粘度可能引起上述装置及其机构疲劳寿命的严重缩短并可能产生咬合,导致变速器中的某些故障。特别地当将低粘度润滑油与磷类耐极压添加剂共混以增强极压性时,将严重缩短疲劳寿命。因此通常难以降低润滑油的粘度。虽然硫类耐极压添加剂可改善疲劳寿命,但劣化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并因此必须共混大量抗氧化剂。
如上所述,降低粘度具有一些限制。可选择地或除了降低粘度之外,可以通过降低暴露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条件的部分如齿轮齿面上的摩擦而有效地实现节能或高能效。通常,施加到齿轮齿表面的接触压力可为1GPa以上,这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条件下是已知的。在这些条件下,已知使用具有低牵引系数的润滑油降低摩擦并因此有助于节能。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布10-21355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布9-6816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这些实情进行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低牵引系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可以降低暴露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条件的部分如齿轮齿面之间的摩擦,从而实现节能性和高效率,该润滑油组合物适用于汽车的手动、自动和无级变速器或工业齿轮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结果,基于以下发现完成了本发明:使用包括多元醇和羧酸的偏酯(A)的润滑油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即,本发明涉及具有低牵引系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包含润滑基础油,所述润滑基础油基于基础油总质量以0.1至80质量%的量含有多元醇和羧酸的偏酯(A)并具有1至15mm2/s的100℃下的运动粘度,该组合物具有1至20mm2/s的100℃下的运动粘度。
本发明还涉及多元醇和羧酸的偏酯(A)是三羟甲基丙烷和单价羧酸的偏酯的前述润滑油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进一步以0.01至20质量%的量包含由通过下式(I)表示的结构单元组成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B)的前述润滑油组合物:
其中R1是氢或甲基,R2是具有1至30个碳原子的烃基。
本发明还涉及组合物的牵引系数为0.013以下的前述润滑油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组合物的牵引系数与100℃下的运动粘度(mm2/s)之比为1.2E-03以下的前述润滑油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组合物的-40℃下的布氏粘度为40,000mPa·s以下的前述润滑油组合物。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牵引系数低,因此当应用于汽车的手动、自动或无级变速器或工业齿轮系统时能够保持齿轮油所需的特性并且实现节能性和高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包括含有多元醇和羧酸的偏酯(A)的酯类基础油。
构成酯类基础油的醇为多元醇。构成酯类基础油的羧酸可为一元或多元酸。然而,酯类基础油必须是偏酯,其中多元醇的至少部分羟基保持未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未经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9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