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力传递的金属带的带张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9337.1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莱纳斯·卡尔·阿克赛尔·拉松;埃里克·阿图尔·吕德斯莫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6 | 分类号: | B60R2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何可 |
地址: | 瑞典沃***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传递 金属 带张紧器 | ||
1.用于机动车的带张紧器,所述带张紧器具有安装在壳体中的可转动的带轴作为在其上缠绕带的承载装置,所述带张紧器还具有经由金属带与其连接的张紧器驱动器,当触发时,所述张紧器驱动器通过对金属带的作用和金属带的运动驱动所述带轴并且使所述带轴转动,在所述张紧器驱动器触发之前,金属带在一定距离处围绕带轴的延伸部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18)在所述带轴(12)的延伸部(13)周围缠绕至少一圈作为所述金属带运动的缠绕储备(20),并且所述缠绕储备通过保持元件(22;26、27)与所述带轴(12)的延伸部(13)保持一段距离(21),所述保持元件在张力负荷发生时释放所述金属带(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18)的缠绕储备(20)包括在所述带轴(12)的延伸部(13)周围缠绕的多个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储备(20)由包围所述带轴(12)的延伸部(13)的壳体部分(25)在缠绕储备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上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储备(20)安排在形成在壳体部分(25)中的凹陷(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其中一项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22)形成为径向穿透缠绕储备(20)的销,所述保持元件具有设定的断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其中一项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由至少一个夹片(26)形成,所述夹片通过钩状伸出部(27)在缠绕储备(20)的外围与缠绕储备重叠,并且所述夹片固定在壳体部分上,具有设定的断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其中一项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轴(12)的延伸部(13)的外表面具有增加摩擦的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其中一项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轴(12)的延伸部(13)的外表面与位于缠绕储备(20)内部并且在张紧器驱动器触发时与带轴(12)接触的金属带(18)的端部(30)具有彼此啮合的结构(31、32;33、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轴(12)的延伸部(13)在其圆周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销状伸出部(31),与所述销状伸出部(31)相关联的凹口(32)被引入到金属带(18)的端部(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32)形成于邻近金属带(18)末端的端部(30)的区域(35)范围内,而在与该区域邻近的端部(30)的区域(36)中,设有抬高部(33),所述抬高部在朝向带轴(12)的被缠绕的延伸部(13)的方向上从金属带(18)的表面隆起。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轴(12)的延伸部(13)在其圆周上具有棱条构造(34),所述棱条构造由在与金属带(18)的缠绕方向横切的方向上延伸的抬高部组成,并且金属带(18)的端部(30)设有在朝向带轴(12)的被缠绕的延伸部(13)的方向上从金属带表面隆起的抬高部(33)。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在金属带(18)的端部(30)的区域(35)中的凹口(32)形成有在朝向带轴(12)的被缠绕的延伸部(13)的方向上伸出的圆周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金属带(18)的表面隆起的抬高部(33)以沿着驱动器张紧器触发时缠绕储备(20)转动的方向倾斜的设置方式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其中一项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驱动器(14)为线性张紧器,具有作用在所述金属带(18)上的能够以线性方式运动的活塞(16)。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其中一项所述的带张紧器,其特征在于,从金属带(18)的缠绕储备(20)中引出的金属带(18)的自由端(19)被引导通过活塞(16)的运动路径并且固定至固定在壳体上的部件(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未经奥托立夫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93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灾报警通讯卡
- 下一篇:石油焦煅烧车间用提升机堵转自动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