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组合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9276.2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8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豹;周建明;李转丽;杨羲;吴新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茂家庭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7/01 | 分类号: | A47D7/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4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儿童组合床。
背景技术
目前的儿童床,大部分是固定式的,不用时不易收藏。也有一些是组合式的,但组合时用的组合件或螺母突出不平整,有些螺钉或螺母的口很锋利,容易伤到儿童。另外一般组合床的床板高度不便调整,小孩小时床栏太高不方便把孩子放入或抱出。小孩长大后,床栏太低,小孩容易从床栏翻出,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组合床。可方便拆卸,不用时便于收藏,组合后表面光滑无突出,不易伤到小孩,床板高度可调,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儿童组合床,包括床板、床板的两端设有床头,床板的两侧设有床栏;床板、床头和床栏经螺钉和螺母连接。
上述的儿童组合床中,所述床板是用板条间隔排列成的栅条状。
前述的儿童组合床中,所述床头上设有高度不等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螺钉孔,床板和床栏两端设有螺母孔,螺母孔内设有螺母,床板和床栏经螺钉和螺母与同一高度的一组螺钉孔连接。
前述的儿童组合床中,所述螺母的截面为圆形、六方形,四方形或椭圆形,螺母的侧面设有与螺母中心线垂直相交的螺纹孔。
前述的儿童组合床中,所述螺母孔与螺母的截面形状对应,螺母孔的深度与螺母的高度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特殊的螺母将床板、床头和床栏固定在一起,螺钉不易松动,固定可靠,不用时方便拆卸,便于收藏。同时螺母陷在螺母孔中,不突出,床体平整,不易伤及儿童。本实用新型的床头上设有高度不同的螺钉孔,便于根据儿童身高调整床板高度,既方便将儿童放入或抱出,儿童不会从床上翻出,可保证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轻便、简洁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床板,2-床头,3-床栏,4-螺钉,5-螺母,6-螺钉孔,7-螺母孔,8-螺纹孔,9-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组合床如图1所示,包括床板1、床板1的两端设有床头2,床板2的两侧设有床栏3;床板1、床头2和床栏3如图2所示,经螺钉4和螺母5连接。所述床板1可以用整块木板,但最好是用板条间隔排列成的栅条状,以保证散热、通风、透气性。床头2上设有高度不等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螺钉孔6,可以将床板1固定在不同高度的一组螺钉孔6上以达到调整床板1的高度的目的,床板1和床栏3两端设有螺母孔7,螺母孔7内设有螺母5,床板1和床栏3经螺钉4和螺母5与同一高度的一组螺钉孔6连接。所采用的螺母5截面为圆形、六方形,四方形或椭圆形,当螺母5截面为圆形时,因为螺母5会在螺母孔7中旋转,所以在螺母一端设有旋槽9,旋槽9可以是十字形,也可以是一字形,但最好为一字形,一字形的槽最好与螺母5上的螺纹孔平行,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螺纹孔的方向,以便与螺钉4对准。当螺母是其它形状时,由于螺母不会在螺母孔7中旋转,所以不必设置旋槽9。螺母5的侧面设有与螺母5中心线垂直相交的螺纹孔8,螺纹孔8用于和螺钉4连接,由于螺纹孔8与螺母5中心线垂直相交,所以在拧螺钉时,螺母不会跟着转动,螺钉最好采用沉头螺钉,当螺钉拧到位时,刚好与表面平齐。所述螺母孔7与螺母5的截面形状对应,螺母孔7的深度与螺母5的高度相对应。当把螺母5放入螺母孔7中时,螺母刚好与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先确定床板安装的高度,然后将两个床头用螺钉固定在床板两端合适的螺钉孔中,在固定时先不要将螺钉拧紧;再把床板两边的床栏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好,经调整后,最后将所有的螺钉固定紧。
本实用新型的床板1、床头2和床栏3均采用松木制成,表面不涂漆以表现木材的自然木纹。或涂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的环保水性硝基透明漆。所有的尖角倒圆,以防伤到儿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茂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茂家庭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9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