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减振器上的车身高度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3378.0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宿佳敏;史文杰;李明;田永义;宋峰;宋茂志;林引婵;刘斌;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奥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8 | 分类号: | B60G17/08;F16F9/19;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减振器 车身 高度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减振器上并可对车身高度进行纯机械调节的机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普通的车辆悬架中,均设有减振器和弹性元件,它们一般连接于车身(车架)与车桥(下摆臂)之间。其减振器一般由液压油缸筒、活塞、活塞杆、储油腔及阀等部分组成,其作用在于衰减车身的振动,改善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增强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性能。其中,螺旋弹簧在起着支承作用的同时,在汽车轻跳时将车轮推向地面,以确保车轮的抓地效果。
为了提高车辆的各项性能,设计人员力图使车身高度是可以调控的。比如机械式控制或电控的主动悬架,它们均是通过增减储油腔内的高压油或气体的方式,进行调节悬架弹性元件的刚度来控制车高的,并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但由于他们结构复杂,生产技术工艺要求高,成本昂贵,能量消耗等诸多不利因素存在,致使它们只能在极少数的高档豪华车辆上使用,极度地限制了他们的普及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为纯机械调节的车身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减振器上的车身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车架与悬架系统之间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一液压油缸筒和一可在所述液压油缸筒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固定于一活塞杆支座上,所述活塞杆支座上固定有一弹簧下支座,所述液压油缸筒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有一调节螺圈与所述液压油缸筒螺纹连接,所述弹簧下支座与调节螺圈之间设有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筒的外周还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圈,所述锁紧螺圈的端面紧贴于所述调节螺圈的端面,所述调节螺圈设在所述锁紧螺圈与螺旋弹簧之间。
再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圈和锁紧螺圈的外周都设有用于被扳手旋动的花键。
更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筒上还设有一中间支撑,所述弹簧下支座与中间支撑之间、以及所述中间支撑与调节螺圈之间各设有一段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具有2级可变刚度。
再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支座与安装于悬架系统的下摆臂上的第一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筒与安装于车架上的第二套管固定连接。上述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可靠,低成本,无能耗,易于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第一套管 2 活塞杆支座 3 弹簧下支座
4 活塞杆 5 螺旋弹簧 6 中间支撑
7 调节螺圈 8 锁紧螺圈 9 液压油缸筒
10 第二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身高度调节机构,如图所示,应用于安装于车架与悬架系统之间的减振器。与现有技术一样,所述减振器包括一液压油缸筒9和一可在所述液压油缸筒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一活塞杆支座2上。所述活塞杆支座2与安装于悬架系统的下摆臂上的第一套管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筒9与安装于车架上的第二套管10固定连接,上述固定连接方式一般为焊接。
所述活塞杆支座2上固定有一弹簧下支座3;所述液压油缸筒9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有一调节螺圈7和一锁紧螺圈8与所述液压油缸筒9螺纹连接,所述弹簧下支座3与调节螺圈7之间设有螺旋弹簧5,该螺旋弹簧5套在减振器上。所述锁紧螺圈8的端面紧贴于所述调节螺圈7的端面,所述调节螺圈7设在所述锁紧螺圈8与螺旋弹簧5之间。所述调节螺圈7和锁紧螺圈8的外周都设有用于被扳手旋动的花键。所述调节螺圈7和锁紧螺圈8组成了弹簧上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筒9的外周上还设有一中间支撑6,所述弹簧下支座3与中间支撑6之间、以及所述中间支撑6与调节螺圈7之间各设有一段螺旋弹簧5,这样设置是为了防止弹簧过长引起失稳。所述螺旋弹簧5具有2级可变刚度,因为线形刚度的弹簧不能保证汽车在各种载荷下得到良好的平顺性,而可变刚度的弹簧在载荷不同时,均可以得到良好的平顺性。对于车身调节机构而言,旋转调节螺圈7后,弹簧会压缩一定长度,由于弹簧刚度可变,压缩后刚度增大,弹簧不再被压缩,此时液压油缸筒9才会相对于活塞杆4上下移动,从而起到调节车身高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奥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奥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炮竹纸筒快速成型六角捆扎机
- 下一篇:一种闭式承压太阳能热水器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