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9720.3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慈;张社奇;袁新杰;陈云磊;沈灿荣;曹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靠背 角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已出现较多不同新颖的调节机构,但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强度利用不充分、锁止不稳定、同步性较差、结构较复杂等缺点,并且同类产品变化翻转角度时工艺成本较高,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也相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步性更好的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内齿轮、锁止齿板、凸轮和中心轴,所述内齿轮内设置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呈圆形的阶梯状,所述容置腔的最外侧内壁上设置内齿;
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所述锁止齿板和所述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双向凸轮曲线,所述锁止齿板的一端与所述双向凸轮曲线相配合,所述锁止齿板的另一端设置外齿,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相配合;
所述凸轮和所述内齿轮中心同轴,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凸轮和所述内齿轮中心,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可相对于所述内齿轮相对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座和抱箍,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内齿轮将所述锁止齿板夹在中间,所述抱箍将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内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锁止弹簧,所述锁止弹簧一端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所述锁止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设置一凸轮销,所述锁止弹簧为蜗旋弹簧,所述锁止弹簧的内端与所述凸轮销固定连接,所述锁止弹簧的外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向凸轮曲线包括依次包括第一推进曲线、退回曲线和第二推进曲线。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包括一台阶,所述台阶上设置开放的凹槽,所述锁止齿板的内侧面上设置凸柱,所述凸柱可在所述凹槽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汽车座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所述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左侧的中心轴为左轴,右侧的中心轴为右轴,所述左轴和所述右轴通过联动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杆为空心轴杆,所述左轴一端设置十字形花键或多边形花键,与所述联动杆的一端相配合,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轴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连接解锁手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可以通过联动杆连接座椅靠背左右两侧的装置,或可以单件安装于座椅靠背的一侧。通过扳动与中心轴外侧相固定连接的解锁手柄,使得锁止齿板与内齿轮脱离啮合,从而可使座椅靠背按固定座中心轴线转动,实现靠背角度的调节。当靠背转动到乘客所需角度时,松开解锁手柄,在锁止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得锁止齿板沿退回曲线与凸轮相啮合,实现整个装置的锁止。不仅实现锁止的可靠性,还有利于减小径向自有间隙,提高抗冲击强度。通过控制抱箍的轴向压间隙,还能有效地减小整个装置的轴线自由间隙,大大提高座椅的舒适性。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内齿轮的凹槽的尺寸来调节锁止齿板与内齿轮可啮合和不可啮合的范围,实现靠背的快速翻折,有利于产品的延伸变型,零件通用化程度高,满足客户不同要求的座椅调节角度,降低制造成本。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同步性优越化时采用空心联动杆,其一端设有十字形内花键与座椅左侧的左轴相配合连接,另一端设有内圆并在末端处开两个焊接孔,与座椅右端的右轴相配合连接。在安装时更加方便、通过消除同步解锁间隙达到了同步性的完善,提高了座椅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零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固定座 41、外齿
2、中心轴 42、凸柱
21、左轴 5、凸轮
22、右轴 51、第一推进曲线
211、花键 52、退回曲线
3、内齿轮 53、第二推进曲线
31、内齿 54、凸轮销
32、容置腔 6、锁止弹簧
33、台阶 7、解锁手柄
331、凹槽 8、联动杆
4、锁止齿板 9、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甜椒酱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速食性魔芋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