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喷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1628.4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达高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8 | 分类号: | C25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喷液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生产时需要将镀件放入电镀液中通电,使得电镀液中的正离子向镀件表面移动并附着在镀件表面完成电镀。但由于通电电镀在电镀反应过程中,药液中正离子向线路板移动的速度小于线路板附近正离子附着板面上的速度,使板面附近药液正离子浓度明显降低,影响后续电镀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电镀缸的侧面加装电镀喷液喉管,喉管临近线路板侧,每间隔30毫米开有直径2毫米的孔,药液从喷孔喷向线路板。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喷孔与镀板间距离不易控制:距离过大则镀板易飘动而卡板;距离过小则药液喷在板面上,存在一定的盲区,对电镀均匀性的提升有一定限制;而且药液缸内配套的浮架导向板等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喷液装置。
一种电镀喷液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喷管,所述喷管朝向镀件一侧从顶端到底端开有喷水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在电镀喷管上开有喷水槽,药液喷射会是一个液面分布均匀,不存在盲区,板面电镀及各种孔电镀的效果比较理想;而且电镀槽内不需要浮架,导向板等,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喷液装置的电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喷液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喷液装置中的喷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喷液装置中的喷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喷液装置,解决电镀过程中喷液装置与镀件之间距离不易控制的问题。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电镀喷液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喷管,所述喷管朝向镀件一侧从顶端到底端开有喷水槽。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喷液装置的电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喷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喷液装置中的喷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在电镀槽101中放置镀件102,电镀槽101充满电镀液,镀件102浸泡在电镀液中,且通电。
在镀件102两侧各放置一个喷液装置103,将电镀液向镀件102喷射.
所述喷液装置103如图2所示,由多个喷管103a并排组成。
所述喷管103a的横截面如图3所示,在相对镀件的一侧从顶端到底端开有喷水槽,电镀液通过所述喷水槽向镀件喷射。
更优的,所述喷管103a的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喷管103a的管腔圆心向喷水槽所在侧的另一侧偏离。
由于喷管103a的管腔圆心向喷水槽所在侧的另一侧偏离,喷水槽所在侧的管壁较厚,可以承担更大的压力。
更优的,所述喷管103a的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喷管103a的喷水槽在管腔侧开口大于喷管外壁侧开口。
由于喷管103a的喷水槽在管腔侧开口大于喷管外壁侧开口,喷液速度可以更快。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电镀喷管上开有喷水槽,药液喷射会是一个液面分布均匀,不存在盲区,板面电镀及各种孔电镀的效果比较理想;而且电镀槽内不需要浮架,导向板等,成本降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镀喷液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达高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达高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体封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电解槽烟气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