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摇起动式柴油机防反转摇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3811.0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2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虎 |
主分类号: | F02N1/02 | 分类号: | F02N1/02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舒 斌;夏宗福 |
地址: | 413002湖南省益***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 起动 柴油机 反转 摇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摇起动式柴油机,具体的说就是一种手摇起动式柴油机起动轴如发生反转时,起动摇把能及时脱离起动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人力手摇起动的单缸柴油机摇把,当柴油机正常运转时,摇把可自行脱落;而一旦出现柴油机因压缩比偏大、供油偏早或起动时减压不当等问题时,柴油机会发生反转,摇把会随起动轴一起高速反转,从而导致操作者受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柴油机起动轴发生反转时,起动摇把能及时脱离起动轴的手摇起动式柴油机防反转摇把。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手摇起动式柴油机防反转摇把,它包括齿轮室盖、摇把,齿轮室盖的端面上设有圆柱销,摇把上设有防反转装置,防反转装置上设有与圆柱销对应的斜面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反转装置为外套上设有与圆柱销对应的斜面槽,由卡环安装在内套上,内套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摇把上,外套、内套之间设有可使滚柱运动且与摇把的轴心不同心的滚道。
本实用新型滚道内设有张紧弹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性能可靠,无论柴油机起动时是正常运转还是反向运转,该起动摇把都能保证自行脱落,有效地防止了柴油机因起动反转摇把伤人事件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知,一种手摇起动式柴油机防反转摇把,它包括齿轮室盖2、摇把10,齿轮室盖2的端面上设有圆柱销4,摇把10上设有防反转装置,防反转装置上设有与圆柱销4对应的斜面槽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反转装置为外套6上设有与圆柱销4对应的斜面槽12,由卡环5安装在内套8上,内套8通过固定销9固定在摇把10上,外套6、内套8之间设有可使滚柱7运动且与摇把10的轴心不同心的滚道13。
本实用新型滚道13内设有张紧弹簧11。
起动轴1与齿轮室盖2一起装在柴油机前端,圆柱销4紧装在齿轮室盖2上,由图3可知,本实施例在外套6上对称布置有三个与摇把10的轴心不同心的滚道13,顺时针方向时,滚道13的轴心与摇把10的轴心距离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摇把10不动时,滚柱7通过张紧弹簧11使其分别与内套8、外套6处于临界接触状态。当摇把10顺时针转动时,滚柱7克服张紧弹簧11的张力,在滚道13内顺时针运动,形成间隙,即摇把10旋转,外套6不转,实现柴油机的正常起动。当柴油机自行着火后,转速迅速升高,安装在柴油机起动摇把10上的起动销3推动起动轴1上的螺旋面,起动摇把10轴向移动而自行脱落。
而当柴油机出现反转时,张紧弹簧11的张力及内套8与滚柱7之间的摩擦力的合力使滚柱7沿滚道13逆时针运动,此时,外套6与内套8张紧同摇把10形成一体而逆时针转动,外套6上的斜面槽12对固定在齿轮室盖2上的圆柱销4形成推力,摇把10轴向位移而自行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虎,未经吴建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