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把手式车辆的把手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8360.0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柯世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车辆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安装于把手式车辆的把手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把手的车辆,例如摩托车、全地形车等,为使得驾驶者可以获得舒适的握持感,均会在把手管外端包覆护套,但是由于把手管容易受引擎的震动影响,因此,当驾驶者紧控把手管上的护套时,仍会间接地承受到把手管的持续震动而令手部产生酸麻的感觉,以致于易生疲劳而产生危险,为解决把手管持续震动的缺点,因此,便有在把手管上附加平衡端子的趋势。
如中国台湾公告第207207号新型专利案所揭露的「一体式摩托车把手、护套、平衡端子结构」,即是属于一种直接锁附于手把管上的平衡端子,但是这种平衡端子是套合于把手管的两端,并非从把手管内部配设一个配重块来减少内部的共振效果,因此,仍不易使把手管达到稳定减震的功效。
参阅图1,业界亦有一种减震构造,包含有一个配设于一把手管10内部的配重块11、一个置于该把手管10外的平衡端子12,及一用来将该平衡端子12与配重块11锁附固定在一起的锁附螺丝13,其中,该平衡端子12是同时贴抵于该把手管10的末缘与包覆着该把手管10的一护套14;因此,该减震构造虽然可以利用该配重块11的设计而减少把手管10内部的共振效果,但是该平衡端子12仍因为与该把手管10的末缘接触,所以还会有该把手管10的震动传递至该平衡端子12上,再加上该配重块11又会将把手管10内部的余震经由该锁附螺丝13向外传递,使得该平衡端子12又因为与锁附螺丝13直接接触,所以震动现象更为明显。
参阅图2,业界另外一种减震构造,则是将多个减震橡胶15与一个定位件16设在该配重块11上,而该定位件16具有两个向外弹开而顶抵住该把手管10内侧面的内卡勾161,及两个突出勾附在该平衡端子12末缘的外卡勾162;借由上述设计,虽然可以因为减震橡胶15设在该配重块11上且触抵于把手管10内侧面而对该配重块11产生有较佳的减震效果,但是仍还是需要该锁附螺丝13来将该平衡端子12与配重块11锁附固定在一起,因此,也还会有如前所述的该平衡端子12的余震现象。
而且该配重块11需要配设有该定位件16才能固定在把手管10内侧面,不仅不容易组装,而且整体制作成本较高,再加上该定位件16的内卡勾161与外卡勾162都是具有弹性的构件,一旦使用时间一长,也容易失去弹性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把手式车辆的把手减震装置,为使平衡端子与把手管完全不接触以提高减震效果。
于是,本实用新型把手式车辆的把手减震装置,该把手式车辆具有一只用来操控行进方向的把手管,及一个用来包覆该把手管的护套,且该把手减震装置包含一设置于该把手管内的平衡块、一触抵设置于该平衡块的外侧的第一缓冲垫、一设置于该第一缓冲垫内的轴套、一设于该第一缓冲垫上且位于该护套的外侧的平衡端子、一套设于该轴套上且位于该平衡端子内的第二缓冲垫,及一用来将轴套锁固在该平衡块上的固定件。
其中,该平衡块具有一贯穿状的轴孔,该第一缓冲垫是由吸震材质所制成,且具有一通孔,该轴套设置于该第一缓冲垫的通孔内,且该轴套的一端触抵于该平衡块,另一端则突伸于该通孔外,该平衡端子具有一个面向该护套且被该第一缓冲垫所触抵的内缘面,及一个相反于该内缘面的外缘面,该外缘面则凹陷形成有一容置部,该第二缓冲垫则是由吸震材质所制成,套设于该轴套上且位于该平衡端子的容置部内,该固定件具有一头部,及一由该头部所延伸的轴部,其中,该头部是用来迫紧该第二缓冲垫,使其触抵于该平衡端子的容置部底面上,该轴部则是穿过该轴套而锁设于该平衡块的轴孔内,以使该轴套是经由该固定件而锁固在该平衡块上,套设于该轴套上的第一缓冲垫与平衡端子便能因为该轴套的锁固作用而加以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一、二缓冲垫的设计,使得该平衡端子完全不会与把手管或固定件相接触,所以把手管与固定件的震动都不会传递到该平衡端子而有效减震;而且该平衡端子也会因为被该第一、二缓冲垫分别触抵于该内缘面与容置部底面,所以增加了许多接触面积,有效提高缓冲与定位效果;另外,又借由在该第一缓冲垫内设置轴套,所以该固定件在锁固时是迫紧在硬度较高的轴套上,也能进一步提高锁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侧视剖视图,说明现有减震构造;
图2是一侧视剖视图,说明另一种现有减震构造;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把手式车辆的把手减震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8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准直器
- 下一篇:精密计时器手动归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