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热电转换台架试验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72747.1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全书海;全睿;黄亮;张清杰;邓亚东;唐新峰;翟鹏程;苏楚奇;胡琴;吴超;张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尾气 余热 热电 转换 台架 试验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热电转换装置及控制方法,具体而言,是一种汽 车发动机尾气余热热电转换台架试验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在技术上热电材料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环保议题上 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碳减排等因素,利用热电转换技术,进一步将大量 废热回收转为电能的方式,普遍得到日、美、欧等先进国家的重视。 低温余热、特别是300℃以下的废热再利用,增加了热电发电的竞争 力,一些新兴应用研究诸如垃圾焚烧余热、炼钢厂的余热、特别是利 用汽车发动机尾气的余热进行发电,为汽车提供辅助电源的研究也正 在进行,并且已有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外投入初步的实际应用。相关研 究和计算表明,传统内燃机汽车其发动机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的能量约 有60%以热量的方式丢失,这些热量大多通过尾气排出,直接导致了 汽车发动机效率和燃油利用率明显偏低,国外在车辆排气发电方面, 以Nissan公司研发最为积极,利用占总废热约30%的排气热能发电提 供发动机辅助电源,每台车约能有200W的电力回充电瓶,据统计可减 少5%的燃油支出,这无疑为其今后商品化乃至产业化指明了方向。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大多处于实验室初步阶段,类似成熟的产 品或装置少见报道,因此,若基于热电转换特性将这部分废热加以充 分利用给车载相关弱电设备供电,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可以提高汽车发 动机的效率和燃油利用率,从长远意义上看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广 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已有的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热电转换装置大多利用发动机 自身冷却系统中90℃左右的冷却水保持热电转换模块的冷端温度不 变产生电能,由于冷端温度较高且不可调节特别是在发动机转速较低 时冷热端温差较小,使得热电转换效率和能量利用率不高,输出功率 大多为500W以下,这样造成带负载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常常需要外挂 大容量的蓄电池给车载设备供电,这样投入汽车使用后成本回收周期 太长(按节省5%的燃油支出计算至少需要4年)。另外,对热电转换 单模块在不同温度差情况下的端电压和内阻缺乏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使得热电转换模块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大打折扣,维护成 本过高,这些综合因素严重阻碍了其未来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电网上的室内交流负载功 率和发动机的转速模拟汽车运行工况的热电转换台架试验装置,通过 控制发动机的转速、热电转换模块组的冷端温度以及能量分配,分析 与研究汽车发动机用热电转换模块的热电转换效率、输出特性与冷热 端温度差的变化规律以及单模块的衰减特性等,找出不同热冷端温度 差条件下的最优工作区和给定输出功率条件下的最优冷端温度区,控 制策略和方法可直接用于大功率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热电转换装置 中,具有高效节能、安全性高、可靠性强、输出能力大的优点,以克 服上述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汽车发动机单元、热电转换单元、输 出储能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单模块巡检单元、主控制单元构成,其 特点是:
汽车发动机单元:通过汽车发动机驱动同步发电机发电,利用自 动准同期装置对同步发动机进行调压、调频以及合闸控制实现与三相 市电电网相连,同时排出高温尾气与热电转换单元进行热传递;
热电转换单元:利用热电转换模块组吸收导热管中尾气的余热, 通过控制循环水的温度使其冷端和热端保持一定温度差产生直流电 能;
输出储能单元:将产生的直流电能进行降压变换给可调电子负载 供电,当蓄电池组的SOC不足时为其充电进行储能;
温度检测单元: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汽车发动机原始排气管的出 口温度以及热电转换单元中热电转换模块组的冷热端温度和上下水 套的进出口水温,与主控制单元进行CAN通信实现数据传输;
单模块巡检单元:检测同一温度梯度下并联的每组热电转换模块 的端电压,结合冷热端温度差和输出功率研究热电转换单元的内阻和 转换效率等特性,与主控制单元进行CAN通信实现数据传输;
主控制单元:检测热电转换单元的循环水压力和流量、输出储能 单元的相关电压和电流,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并对相关执行机构发 送控制信息,调节相关过程参数并对能量流进行综合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圆柱滚子轴承
- 下一篇:用铬矿粉和红土矿为原料冶炼不锈钢母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