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泄电缆及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6746.1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马华兴;马文华;何继伟;宋智源;胡亚希;白昱;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Q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泄 电缆 制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泄电缆及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普及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对网络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移动通信行业广泛使用的馈线基本上都是铜质的。这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电学、机械和热学性能。
在广泛使用的馈线中包括漏泄电缆,图1为现有技术中漏泄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漏泄电缆包括护套、外芯层、绝缘层、内芯层以及空气层,其中,空气层位于漏泄电缆的最内层,内芯层包覆空气层,内芯层被绝缘层包覆,绝缘层被外芯层包覆,其中外芯层可以为环形皱纹铜管外导体,并且在该外芯层上开有槽孔,护套包覆外芯层,并位于漏泄电缆的最外层。漏泄电缆的绝缘层一般可以填充聚乙烯等介质材料,而内芯层通常为纯铜。
为了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推广馈线需求较大的项目,例如推广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3G)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SCDMA)基站,其较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基站对馈线的需求提高了9倍,与此同时其对馈线的固定和安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漏泄电缆中内芯层为纯铜,造成该漏泄电缆的质量增大,因此增加了漏泄电缆固定和安装的难度,不方便漏泄电缆的敷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漏泄电缆及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漏泄电缆固定和安装的难度大,不方便敷设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包括:
确定漏泄电缆内芯层中铜质内导体的第一厚度及其他金属或金属合金的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厚度根据漏泄电缆中传输信号的频率,及所述铜质内导体的属性信息确定,且所述其他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密度较铜的密度小;
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采用铜质内导体及其他金属或金属合金制作内芯层,其中,所述铜质内导体位于所述内芯层的外层,所述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位于所述内芯层的内层;
在所述内芯层中所述铜质内导体的外侧依次制作漏泄电缆的绝缘层和外芯层,在外芯层上开槽孔,并在外芯层的外层制作护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泄电缆,该漏泄电缆包括护套、外芯层、绝缘层、内芯层和空气层,其中,护套为该漏泄电缆的最外层,空气层为该漏泄电缆的最内层,护套与外芯层相邻,并且护套包覆外芯层,在该外芯层上开有槽孔,绝缘层与外芯层和内芯层相邻,外芯层包覆绝缘层,并且绝缘层包覆内芯层,内芯层与绝缘层和空气层相邻,内芯层包覆空气层,还包括:
内芯层包括铜质内导体,以及较该铜质内导体密度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该铜质内导体位于内芯层的外层,与绝缘层相邻,较铜质内导体密度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位于内芯层的内层,与空气层相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泄电缆及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该方法包括确定漏泄电缆中内芯层中铜质内导体的第一厚度,并确定所述内芯层中较所述铜质内导体密度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第二厚度,根据所述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制作内芯层,并且在该内芯层中所述铜质内导体的外侧依次制作绝缘层、外芯层以及护套。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内芯层采用铜质内导体以及密度较铜质内导体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因此有效的减轻了漏泄电缆的重量,减小了漏泄电缆的固定和安装的难度,方便了漏泄电缆的敷设。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漏泄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漏泄电缆的制作过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泄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漏泄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有效的减轻漏泄电缆的重量,便于漏泄电缆的敷设,提供了一种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该方法中内芯层采用铜质内导体以及较铜质内导体密度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因此有效的减轻了漏泄电缆的重量,减小了漏泄电缆的固定和安装的难度,方便了漏泄电缆的敷设。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