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泄电缆及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6746.1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马华兴;马文华;何继伟;宋智源;胡亚希;白昱;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Q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泄 电缆 制作 方法 | ||
1.一种制作漏泄电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漏泄电缆内芯层中铜质内导体的第一厚度及其他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的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厚度根据漏泄电缆中传输信号的频率,及所述铜质内导体的属性信息确定,且所述其他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密度较铜的密度小;
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采用铜质内导体及其他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制作内芯层,其中,所述铜质内导体位于所述内芯层的外层,所述其他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位于所述内芯层的内层;
在所述内芯层中所述铜质内导体的外侧依次制作漏泄电缆的绝缘层和外芯层,在外芯层上开槽孔,并在外芯层的外层制作护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金属包括:
铝、锌或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根据漏泄电缆中传输信号的频率,及铜质内导体的属性信息确定包括:
根据确定第一厚度,其中,δ为漏泄电缆中内芯层中铜质内导体的第一厚度,f为漏泄电缆中传输信号的频率,μ为铜质内导体的磁导率,σ为铜质内导体的电导率。
4.一种漏泄电缆,该漏泄电缆包括护套、外芯层、绝缘层、内芯层和空气层,其中,护套为该漏泄电缆的最外层,空气层为该漏泄电缆的最内层,护套与外芯层相邻,并且护套包覆外芯层,在该外芯层上开有槽孔,绝缘层与外芯层和内芯层相邻,外芯层包覆绝缘层,并且绝缘层包覆内芯层,内芯层与绝缘层和空气层相邻,内芯层包覆空气层,其特征在于:
内芯层包括铜质内导体,以及较该铜质内导体密度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该铜质内导体位于内芯层的外层,与绝缘层相邻,较铜质内导体密度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位于内芯层的内层,与空气层相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质内导体的厚度根据确定,其中,δ为漏泄电缆内芯层中铜质内导体的厚度,f为漏泄电缆中传输信号的频率,μ为铜质内导体的磁导率,σ为铜质内导体的电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7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