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09504.3 申请日: 2009-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1703473A 公开(公告)日: 2010-05-12
发明(设计)人: 韩志超;许杉杉;申孟芝;李立藏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16 分类号: A61K9/16;A61K47/34;A61K45/00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刘衍军
地址: 214192 江苏省无锡***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乳酸 乙醇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可生物降解及吸收的微球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PLGA)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载体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想的 药物载体在具有高载药性的同时还应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 降解性、理化稳定性以及极低的毒性。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聚乳酸及 其共聚物既可用于小分子药物的缓释、控释制剂,也可用于免疫疫苗的 载体。但是从原料的角度讲,作为药物载体的聚乳酸,随着分子量的增 大其降解速率下降、溶蚀形成内孔速率降低,使得药物扩散速率下降、 释放时间延长;而不同性质的药物分子与聚乳酸的相容性能也不尽相同, 聚乳酸负载水溶性时药物常有突释现象,聚乳酸负载油溶性药物时则在 降解酶存在的条件下药物释放速率近似零级动力学。聚乳酸-乙醇酸共聚 物(PLGA)因为在聚乳酸上引入了亲水链段聚乙醇酸,与药物的相容性 发生了改变,对于活性药物的封装效率提高并且能够调控药物的释放速 率,因而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药材料,已被 FDA批准作为生物降解性医用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球控释系统的骨架材 料。乳液法是制备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的传统方法,该方法 制得的PLGA微球与不同药物的相容性之间存在差异,封装效果较差; 而利用两通路装置制备的PLGA中空微球因其外层的PLGA壁较薄,不 能很好地将活性药物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经常会出现活性药物在运输 过程中失活的现象。如果有一种载药材料PLGA微球具有较厚的外壁、 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完全隔绝活性药物与外界环境,同时对于药物的封装 率极高,则必将成为一种理想的药物封装载体,具有广阔的生物医药学 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厚外壁、并且药物封装率接近 100%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其按照质量百分比由如下成分组 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材料30%~90%,水溶性高分子材料1~60%, 药物活性成分1~10%。

所述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材料的分子量为3万~100万,其中乳 酸∶乙醇酸的摩尔比为(9~119)∶21。

所述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为0.2万~10万,选自聚乙烯醇 (PVA)、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环氧乙烷共聚物中的一种。

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选自AgCl、TiO2、纳米银、磺胺嘧啶、增效联 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降钙素、胰岛素、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节苷脂、氢化可的松、控制生长因子、驱虫类药、抗凝血类药、抗 分支杆菌、消炎药、抗生素、抗病毒药、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放射线 类药物、免疫类制剂、止痛药、抗过敏药、驱虫药、利尿类制剂、肌肉 松弛药、性激素、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 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镇咳药、类固醇类制剂、造影剂、收敛剂、 抗前列腺炎类制剂药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共混物,或者选自中草药 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物活性成分。

上述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外层流体:

将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3%的高分 子水溶液,置于制备装置的外层液体泵内,作为外层流体;

(2)制备中层流体:

先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于油性溶剂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 10%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油性溶液,再将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水 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3%的高分子水溶液,然后将二者按照1∶1的 体积比配置成混合乳液,置于制备装置的中层液体泵内,作为中层流体;

(3)制备内层流体:

先将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3%的高分 子水溶液,再将活性药物溶于水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50%的水溶 液,然后将二者按照(1~10)∶1的体积比混合,置于制备装置的内层 液体泵内,作为内层流体;

(4)制备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