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3288.1 | 申请日: | 200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敬民;赵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拜特尔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489 | 分类号: | A61K36/489;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建新 |
| 地址: | 610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皮肤病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皮肤病常用药主要为抗菌素制剂、抗组胺药、钙制剂、皮质激素类制剂及中药制剂等。其中钙制剂和抗菌素制剂虽应用最广泛,但钙制剂疗效不很理想,抗菌素类制剂无论口服还是外用制剂均主要用于皮肤感染患者,副作用及使用禁忌均较多,应用较为局限。抗组胺药及激素类药则禁忌较多,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常引起嗜睡,乏力,激素依赖性皮炎及其他副反应。在治疗皮肤病的中成药中,口服制剂均味苦且对胃肠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外用的中成药制剂则对皮肤尤其是儿童的刺激性均较大,且疗效慢而弱。
皮肤覆于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和第一道防扩屏障。皮肤除了可以保护机体、抵御外界侵害外,还有感受刺激、调节体温、维持水盐代谢、修复及排泄废物等功能。皮肤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融,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疾病,如感染、银屑病、痤疮等。
世界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而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皮肤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而皮肤病的致病因素也在不断地升级,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皮肤病将是21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致残率最高、传染性最强的一种疾病,尤以顽固性疮病、癣病、疹病、病毒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及其引起的皮肤流脓、流水、痛痒难忍、溃烂流血更为严重。我国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总患病率为36.9%,即约有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病。
皮肤病用药的给药途径有外用、口服、注射等方式。外用药物可直接接触到皮肤的损害部位从而发挥各种作用,局部药物浓度高,效果明显,且可避免口服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难免的不良反应,因而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在皮肤病治疗和预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皮肤病用药市场份额上占据绝对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在治疗皮肤病上疗效强而对皮肤无刺激,尤其适合婴幼儿皮肤病患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由甘草和苦参制成,重量份数分别为:甘草1~80份,苦参1~50份;所述皮肤病为皮肤炎症、皮肤过敏症或皮肤瘙痒症。
所述两者的重量份数为:甘草10~60份,苦参10~35份。
所述两者的重量份数为:甘草30份,苦参10份。
该中药组合物制成水煎剂、乳膏、软膏、凝胶制剂。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甘草的功效:
(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对多种动物均具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能促进钠、水潴留,排钾增加,显示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能使大鼠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尿中游离型17-羟皮质酮增加,显示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2)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甘草具有增强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成分。
(3)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酵母菌、真菌、链球 菌等有抑制作用。甘草甜素对人体免疫性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肝炎病毒、水疱性口腔病毒、腺病毒III型、单纯疱疹病毒I型、牛痘病毒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甘草具有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对小鼠化学性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棉球肉芽肿、甲醛性大鼠足肿胀、角叉菜胶性大鼠关节炎等都有抑制作用。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现代药理研究,苦参有强大的抗过敏作用:苦参碱可降低过敏介质的释放,为免疫抑制剂,其抑制50%T细胞增殖的浓度为0.55-0.56mg/ml;抑制IL-2产量的浓度为0.1mg/kg。
以上二味药配伍,具有祛风止痒、清热除湿的功效,从而具备强大的抗炎、抗过敏、止痒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拜特尔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拜特尔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一味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口腔综合治疗椅手机挂架结构





